2022年6月2日
八十年代男生迷《壯志凌雲》、《機動戰士》,前者寫實後者科幻,貫徹對戰鬥載具(軍機/機械人)操控慾;當今男生迷的動作題材,以早前票房冠軍《咒術迴戰》為代表,還有《鬼滅之刃》和《進擊的巨人》,卻都欠奉突出的戰鬥載具,而以超能力、鬥法、妖怪為主。
那麼,反映Z世代較天真嗎?恰恰相反,是因為他們比吾輩實際,明知是假,直接跳過夢想,純粹娛樂。筆者這樣說,有根據的──發不發覺,近年流行的作品,缺少兩項周邊產品:電玩和模型。
《壯志凌雲》(1986)食正方興未艾的空戰射擊街機熱潮,《機動戰士》更衍生無數遊戲;《咒術迴戰》等呢,沒聽聞附帶什麼hit game。市場都被騰訊手遊那類佔據了,這點還好解釋。
像工藝品
模型才怪。我先給模型下個定義:主要由塑膠啤製,通過組合部件,打磨、上色而成,近乎工藝品,絕非玩具。想當年,旺角模型店林立,出版專門雜誌,吾輩男生睇完《壯志凌雲》砌美軍F-14戰機,睇完《機動戰士》砌高達和渣古,還有《超時空要塞》的主角Valkyrie身兼戰機和機械人特徵,砌的過程塗膠水、抹油灰(putty)填補駁口、等待風乾,很考耐性很費神,且要噴漆髹油,手忙腳亂,一邊幻想化身片中駕駛員,說儍氣挺儍氣,但製成品是自己苦心孤詣,拿去參加比賽,惹來同學艷羨。為求別出機杼,參閱大量資料,無形中學習英文日文,功德無量。
光陰似箭。如今我發現讀初中的小兒子書桌案頭,一樣有《鬼滅之刃》和《進擊的巨人》公仔(見左上圖),在媽媽/太太/女朋友看來或許沒啥分別,在我看來,分別可大呢!
首先,那是人形,不是機械人;更重要在於,毋須砌毋須上色,買回來便現成這個樣子,並非模型,賣得又貴,好聽叫figure,根本只算玩具!倘若倒果為因,據筆者香港業界朋友Stephen說,卡通人物3D化遠較機械人簡單容易。
即時快感
「唔使砌,有咩樂趣?」我問兒子。
「要砌餐懵,有咩好玩?」兒子反問我。價值觀代溝。我認,砌模型當然也花錢,當然也抱着玩心。但新一代青少年(歲數太細無辦法)鄙夷做手作仔,予取予攜,一味靠消費獲得即時快感的方式,令我若有所失。所以我說他們比吾輩「實際」,沒真正全情投入。
眼見網上教人砌模型的導師,通常已屆中年,恐滿懷「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的寂寞吧。回頭說,模型生意走下坡,自與社會閒暇減少有關,噴漆弄得烏煙瘴氣,天拿水又臭,同住家人接受不來,亦是癥結。廠商另謀對策,陸續推出多色啤製部件(意味着不用髹油)甚至不用黏膠水的精品模型,希望重獲青睞。
我手邊有一盒罕見的1:20裝甲騎兵機械人,一直沒有時間開封砌,束之高閣,五十步笑百步,別怪兒子得個買字了。
圖片:余家強攝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創傷後壓力症與眼動減敏重整療法 |
上一篇: | 尋寶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