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8日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2日開幕,屆時將有不少重要內地學者來港,為了慶祝這盛事,在開幕前夕,館方與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合辦了一場名為《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音樂會暨文化講座(6月21日,戲曲中心大劇院),雖然門票不作公開發售,但剪輯精華版將會在活動後於網上播放,讓世界各地的市民都能參與。
這次活動的策劃、創意及項目總監製紀文鳳,一直在港致力推廣敦煌文化,她指出,敦煌和故宮兩個地方雖然相距甚遠,但同樣保存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及藝術,在年代上亦有所承接,加起來正能說2000年來中華文明的故事。
節目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跨媒體音樂會,以敦煌莫高窟壁畫和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建築元素融入動畫和音樂中,成為結合傳統與當代的表演。第二部分邀請3個學者進行講座,分別是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趙聲良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連結更多資源和人
吳志華大讚這次活動有意思,「希望成為故宮開幕前的重要互動」。他表示,在敦煌和故宮都有一群學者傾注一生精力去研究和保育文物,自己受他們的熱誠感動,因此未加入香港故宮前,在康文署工作的他已幫忙策劃兩個與敦煌有關的活動,而跟故宮合作多次建立聯繫,是讓香港故宮誕生的契機。能有這次交流,他認為都是因緣因果。敦煌早於古代就是各地文化交滙的地方,但隨後在動盪的政局中很多文物流落外國,因此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重建過去歷史。香港故宮開幕在即,他希望博物館可連結更多資源和人,組織更多文化活動,亦希望可以推動中國與國際的研究交流及合作。
音樂會分3個樂章
紀文鳳很認同吳志華的緣份之說,因為她與敦煌結緣,都是因為如今成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副主席的李焯芬教授引領,結識了不少學者,很受感動,碰巧自己又認識演藝學院的中樂學生,才決定成立香港天籟敦煌樂團,保育失傳的敦煌和絲路音樂。
活動不會售票,主要採用派票安排,對象多為學生。由於疫情增添變數,他們遲遲未開始宣傳,幸好有很多朋友拔刀相助,許多嘉賓從內地來港出席音樂會、講座及開幕典禮,回去後要隔離21日,但都沒有怨言,她很感激。
音樂會共分為3個樂章,第一章《敦煌》由駐團作曲暨藝術統籌甘聖希創作,靈感來自敦煌的壁畫。「敦煌是很神奇的地方,從炎熱光猛的大環境,進入陰涼、窄小、幽暗的環境,看到很多與極樂世界有關的畫作,又是與光明、熱鬧的想像世界有關。我想把當中的體驗和想像再透過作品呈現。」甘聖希說。
第二樂章《故宮》由駐團作曲朱啟揚創作,他曾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多次到故宮參觀,建築物很莊嚴肅敬,但內裏展出的文物,又讓人覺得溫暖可親,他想把這種對比感覺呈現。
第三個樂章《謝謝你的時間》,題目很顯淺,卻帶有情意,想感謝歷年來默默守護和傳承文化的人,創作此曲的甘聖希表示,文化都是靠不同人付出生命去保育:「除了感謝守護文化的學者,還感謝所有人對文化都有或大或小的貢獻,也是感謝生命本身。」
圖片提供:香港天籟敦煌樂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撰文 : 卡夫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著名財經小說作家梁鳳儀 細說亡夫黃宜弘大小事 |
上一篇: | 首集演員星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