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大埔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優雅的白鷺,海濱公園有漂亮的玫瑰園,山林中有嘉道理農場,猶如世外桃源。在大埔生長的植物一般都比較茂盛,不知是否因為該區比較多雨水。
我特別喜歡大埔,因為這裏有我成長的記憶。當中也包括有我的家庭醫生於群醫生。
40多年前,我父母搬到大埔,讓我在大埔區讀幼稚園和初小,一直都是於醫生看顧我們一家。
當時香港並未好像現在那麼推行基層醫療,但是我前衞的媽媽,就已經確定一旦有問題,就要去找於醫生幫忙。媽媽知道,醫生其實是專科醫生,像仙女下凡,在大埔照顧當地居民。媽媽特別喜歡醫生的名字,名字代表該家庭的文化和價值取向。「於群」,面向人群、服務人群,就連名字都已經有療癒作用。
戰戰兢兢
記得有一次,耳朵有一些痕癢,聽覺好像有一點模糊。媽媽帶我去見於醫生,當時醫生不需要戴口罩,其和藹的笑容到今天我都記得。
「不用怕,到時你見到清理出來的東西,你就會很高興耳朵裏沒有它們了。」於醫生說。
心裏的確有些忐忑。當時我只是大概八九歲,原來耳朵充滿耳垢,阻礙耳道傳遞聲音,因而影響聽覺。當時,於醫生用水灌進耳道,把耳垢沖出來。這些都是常見的醫療程序,不過,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人生第一次。
側身躺在醫生的病床上,戰戰兢兢地閉着眼睛,等醫生給我把耳垢沖出來。
杏林典範
時間過得很慢,耳垢很硬,浪費了醫生很多時間去幫我。沖洗的時候,耳朵的確感受到壓力,也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醫生非常溫柔的告訴我這些都不是屬於我的,都應該要沖出來,以免留下來會造成其他問題,包括感染。當然,這些感染可以出現在游泳之後,所謂的swimmer's ear。任務終於完成,看到水中浮油的耳垢,嚇了一跳,原來耳道那麼大,可以儲存那麼多東西。幸好,這些都已經由醫生移除了。聽覺也回復正常。
記憶中,醫生從來沒有發怒,向來都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不徐不疾的向病患解釋清楚問題。
年幼時已經見到杏林典範,我要在此多謝所有醫生前輩、教授,當中特別感謝給我身教的於群醫生。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回憶家庭醫生點滴, 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