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25日

陳頌紅 麗都美識

放棄不是我的錯

昨日專欄提到的加拿大年輕男子,或者我不應該責怪他。

第一次他放棄,是因為母親說掛念他,於是,他連夢想都丟一旁,立刻打道回府。如此疼愛母親,孝感動天,理應表揚。

第二次他又放棄,導火線可能是在第三天,他的腳趾起了一些水泡,記者見他五官扭曲,連忙帶他去附近醫院看門診。看完之後,他說醫生要他好好休息,至少一星期不能走路。然後,翌日早上(或者是當晚)他就逃了。

我們都穿過夾腳的鞋子,我們的腳都曾受過脫皮、流血、出水泡的苦。真的別小看這些微不足道的苦楚,只要設身處地去想,就知道繼續走下去需要多大勇氣。換了是我,肯定痛得脫掉鞋子,揚手叫的士回家。所以,他沒錯。

至於他推說是不想有人跟拍——其實,他可能擔心講「忍受不了腳痛」會予人孩子氣,不夠man的感覺,甚至影響日本人對加拿大人的印象。考慮自身之餘也顧及同胞面子,應該鼓掌。

說來說去,他的壯志皆在幾天之內磨滅,純屬無可奈何,實在是迫不得已。

你就看隔鄰的美國人吧!每年年初,人人都寫了一大堆新年要實現的目標,可是目標太大,高於自己能力,往往就難以堅持下去。調查指到了年底,只有百分之八的人可以完成目標。而有八成人在二月的第二個星期,已經把之前定下的宏願拋諸腦後。加拿大男子又要儲錢,又要買機票,又要訂旅館,又要計劃行程,又要收拾行李,又要安撫母親……起碼花了好幾個月吧?怎也比美國人只堅持六星期長進。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當一個人嘗試達成目標,卻常常卡在某個關口,再也無法前進,更遑論可以成功時,便會出現「習得無助」——覺得努力也徒然,於是索性放棄。加拿大男子在途中想念母親,腳又起水泡,三餐吃不飽,還有記者妨礙他,種種原因加起來,放棄似乎是太合理不過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