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
在英國學樂器,不像香港般可到成行成市的琴行,或者很容易找私人授課,這裏大部分的樂器班靠學校提供。政府過去幾年削減開支,以致四成的公立中小學access to music不足,令學樂器變成一種奢侈品。
鋼琴家郎朗的慈善基金會上星期公布,他們將在英國的公立學校建立Piano Labs,每個「鋼琴實驗室」配備二三十台Roland鍵盤,運用郎朗跟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研發的Keys of Inspiration課程來訓練師生。第一家受益的是倫敦The Winns小學,那裏49%學生的母語並非英語,所在的Waltham Forest被列為倫敦第12大貧民區,53%居民來自少數族裔。我不肯定他們對Lang Lang這個名字認識有多深,反應如何,但外國人不得不承認郎朗對音樂教育的付出:他的大師班、2019年介紹鋼琴入門曲目的Piano Book專集,還有基金會過去十多年間在86所美國和104所中國學校開設的鋼琴實驗室項目,確實啟發了不少在低收入家庭長大的兒童。
另外,基金會在今年1月開設了倫敦辦公室,擔任全球發展總監的Oli Rose竟是一位2010年才大學畢業的年輕小子,而且他在Westminster大學念Commercial Music學位,組織搖滾樂隊iAm1負責唱歌和填詞,並沒有古典音樂背景,但他懂得利用社交網絡來突出X Factor之類的表演節目,幾年前開始幫助郎朗發展網上平台。2020年底,基金會的年度演奏會要改為網上串流,Oli便加入了製作團隊,做得有聲有色,活動過後立刻獲聘為創意總監,帶領基金會跟兒童機構Richard House Children's Hospice、Child Bereavement UK合作,以音樂化作兒童寧養的安慰。
他在一年後便晉升為全球發展總監,證明創作思維的確能趟開不同大門,改變生命。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