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
周五晚上從布里斯托(Bristol)乘火車回牛津,途經風景如畫的溫泉鎮巴斯(Bath),有一位二十來歲的俊男氣沖沖趕上車,噗通一下坐在我旁邊。我戴上口罩,他便從行李袋中拿出liquid dinner,不夠半小時已經喝掉兩罐喜力啤酒。
他帶點醉意問我,是不是像他一樣到巴斯遊玩,我說是到布里斯托開會。他繼續問布里斯托還是巴斯較好,我認真地品評巴斯的Roman Bath、Royal Crescent很漂亮,他用胳膊碰碰我:「You're just saying this because I went to Bath. Well, I think Bristol is nicer. How about that?」算是酒醉三分醒。接着他請我喝酒,我說不用了;他問我想不想他戴口罩,我無奈地張開雙手回答:「Why bother now?」他覺得諷刺的口吻反而增加情趣,而且他原來也住在牛津。我只好專注看電子書,誰知他把身子挨過來看:「What are you reading?」我指着書名:「The Reason For G...」還未讀出「God」一字,他的眼神已在頃刻間遊離,似是魂魄出竅,調情的態度完全消失。剛好下一站有人下車,他便另找空位,跑掉了。
我跟教會朋友分享這個奇景,認為Timothy Keller牧師這本暢銷書書名比「I Love You」三個字更能趕絕搭訕者。它其實不是神學論文,只是解答了懷疑基督教信仰的人,或者熱心信徒常有的疑問,例如怎樣知道基督教是唯一可信的宗教?上帝為何允許苦難發生?自稱是愛的上帝,為何把人送到地獄?教會是否要為世界上的不公義負責?科學是否能否定基督教?我遇過陌生男士,不怕我說深奧的研究理論,也不怕看到血淋淋的手術圖片,這一位卻極不情願去思想最重要的Purpose in life。或許這是神的保守,教我在適當時候說出適當的三個字,便能篩選出對的人。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