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1日

毛羨寧 盡付笑談

遇生活水平危機

「登入失敗,請遲些重試。」3月最後一天,英國多家能源公司如British Gas、EDF、E.ON的網絡顯示繁忙,大家趕着在同一天提交電錶讀數。英國能源價格在4月1日大幅上調54%,假如忘記把variable tariff prices改至年度的fixed tariff,一般家庭的全年電費將達2000鎊。根據國家統計局報告,英國天然氣價格自去年夏天以來暴漲,導致今年1月的天然氣批發價格,為去年同期近四倍;去年12月的一周平均電價,則是前年同期的八倍多!

我本來不太為意utility bills的開支,年初時收到新居的電費單卻嚇了一跳,沒想到一個小小工作的地方,每月電費需要近100鎊,比起在香港長時間開冷氣的季度收費更高。英國今年冬天已經不算寒冷,這個單位所用的建築物料亦切合冬暖夏涼,可惜連熱水也是用電供應。於是我在家中做實驗,先換了最新設計的電暖爐;室內天花有多個調光燈消耗電力,所以在書桌和沙發旁改用座地燈;晚上臥室需要和暖才能入睡,我便買了電暖氈鋪在被窩上……原來節省金錢專家、Money Saving Expert創始人Martin Lewis的確忠告「Heat the human, not the home」,用最原始的方法,教人在家多穿點衣服、穿襪子或毛拖鞋保暖。

普羅大眾面對的不只是暴漲的食品與能源價格,這個月政府還會加徵國民保險稅及市政稅等,本年度生活成本至少增加1200鎊,預計通脹率在後半年接近10%,創三十年來新高,被視為疫情之後最嚇人的cost of living crisis。但我明白一般英國人為什麼不埋怨——可能他們經常說賺錢是為了pay the bills,由18歲進大學、搬出來自己住已經習慣,接受要咬緊牙關度過。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