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6日

馬揮 人云我云

會澤正志齋(下)

日本輸入儒學,並非全盤接受,而是批判地接受。江戶時代盛行朱子(朱熹)學。朱子認為「封建只是歷代循襲」,後世毋須依循,他反對封建,贊成中央集權,以郡縣取代封建。江戶學者荻生徂徠(1666-1728)卻認為封建是「先王所造」,德川幕府行封建,是依循先王定下的政治體制,因而是正當的、正統的。行郡縣制,等於主張中央集權,政歸天皇,豈非跟德川幕府作對?

荻生徂徠一個主張,有日本學者指有助明治時代的「現代化」。荻生認為,古人的思維傾向「任其自然」,順天應物,如春夏秋冬四季不斷循環往返,沒「進步」可言,非必要毋須改革。「現代化」思維剛剛相反,事事「有所作為」。弔詭的是,德川幕府禁天主教、鎖國固然是「任其自然」,容許蘭學發展,向荷蘭人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卻屬於「有所作為」。是以當黑船到日本,德川幕府不敢自把自為地決定開國,反而要天皇跟美國人簽約。

會澤正志齋覺得日本正處於多事之秋,面對世變,非「有所作為」不可!他著《新論》,旨在勾畫出日本「有所作為」的方向:「臣是以慷慨悲憤,不能自已,敢陳國家所宜恃者,一曰國體,以論神聖,以忠孝建國,而遂及其尚武重民命之說。二曰形勢,以論四海萬國之大勢。三曰虜情,以論戎狄覬覦之情實。四曰守禦,以論富國強兵之要務。五曰長計,以論化民成俗之遠圖。」

會澤說的「國體」,高於「政體」——即政治制度。「國體」萬世一系,不能改,不能變,故會澤說是「神聖」的,忠孝、尚武、重民命都不能改,否則日本就不是日本了。「政體」卻可以因應形勢而改,「虜情」有變,日本遭「戎狄覬覦」,必須「富國強兵」,以禦外侮。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