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
大部分歐洲大城小鎮,尤其是各大首都城市,都是旅遊熱點,至於倫敦、巴黎、羅馬之間,誰是老大則很難說得清楚。旅遊景點是藝術品,永遠各花入各眼。但是如果選擇最綠色的城市,無可置疑倫敦應該排名第一。
我有個法國女友,老公是英國人,倫敦巴黎都有自己房子,但是老公年前病逝後,這個口音與文化都非常法國的寡婦,卻選擇長居倫敦,不再返老家。
我問她原因何在,她的答案真的令人意想不到。其一是倫敦多公園,所以空氣質素比巴黎和歐洲其他地方都更好,空氣污染程度最低。另外她沒有半點誇張地說,英國社會比法國開放,倫敦與巴黎比較,倫敦才是真正的大都會。當然,她沒有提出任何數據支持她的想法。
現在我住在公園旁邊,天天看着窗外公園裏的另一群住客:灰色的松鼠、綠色的長尾鸚鵡、知更鳥……方才令我記起朋友說倫敦公園空氣多好。
其實2017年我第一次在倫敦租房子時,也住在公園附近,還是倫敦最有名的公園。我住在Queen's Gate,街頭就是海德公園和肯盛頓公園。不過這兩個公園太有名氣了,遊人常常多得似購物區,所以從來沒有去過公園散步,有一兩次試過從肯盛頓這邊橫跨公園去另一邊的Bayswater,到我喜歡的Royal China飲茶,就是我在這兩個公園經驗的總結。
原來大倫敦區內有3000個公園,佔全區總面積差不多20%,比所有鐵路和公路合共面積還要大。就像香港四分三的總面積是郊野地方,也是鮮為人知的事實,特別是通常來香港住五星酒店、買名牌的那種遊客,會覺得很難想像。
倫敦一向以自己是綠色城市為傲, 2019年市長Sadiq Khan更宣布倫敦為「國家公園城」National Park City,並承諾時至2050年,倫敦將會有一半面積是綠色地帶。
普通遊客最熟悉的多是倫敦的皇家公園,譬如Kensington Gardens、Green Park、St James's Park、Green Park和Regent's Park等等。
追思憑弔
自從戴安娜成為英國的人民王妃,當年她與查理斯王子平日住在Kensington Gardens內的大宅,吸引大量遊客到公園,身故後肯盛頓公園內有她的紀念園,繼續有無數的戴安娜迷去追思憑弔。
倫敦遊客必到之處,自然是英女皇的辦公室:白金漢宮,就在聖占士公園的西面,連接着綠色公園,也即是去白金漢宮的地鐵站。
綠色公園往西走,就是海德公園和肯盛頓公園。這4個公園加上鄰近的攝政公園,是倫敦中心的綠色寶藏。就算那種7天遊十幾個歐洲城市的遊客,即使未曾在公園內散步或野餐,也肯定至少會路經過這幾個人氣公園。有皇室公園名銜的,還有Bushy Park、Regent's Park、Greenwich Park、和Richmond Park,其中Richmond Park面積最大,第二大則是位於列治文的Bushy Park。
狩獵嗜好
皇室公園起源自英國歷代王朝的遺產。皇室傳統喜歡狩獵,所以要有郊野地方讓皇族享受這個狩獵嗜好。皇族產業變作公眾地方,主要因為1851年成立的「官地法」(Crown Lands Act),一直由政府的文化媒體及體育部門屬下的皇室公園管理處管轄,至2017年一家新的,名為皇室公園的慈善機構,專責管理這8個公園外,也負責照顧首相府唐寧街10號、11 和12號的花園,和倫敦其他幾個公眾廣場公園。
嚴格來說,沒有皇室恩賜,公眾沒有權利使用這些皇室公園。
雖然如此,不過英國有所謂公眾通行權(Public Rights of Way),所以公眾絕對有經過這些公園的通行權。去年我住在薩里郡時,就常常見到私人物業裏面的「公眾通行權」小徑,讓大眾和步行客可以通行無阻。
撰文 : 劉群章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