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2日
老虎,給人的印象是威武、霸氣,這和有些嚴厲父母,在教育子女時,頗為相似,因此,這類教育方式,有人稱為「虎式教育」。
有些父母信奉「不嚴求,不成器」、「省了棍子,慣壞孩子」之類的格言!但這種教育方式真可令子女成龍成鳳嗎?
關於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人格教育,端賴六歲以前之培養。凡人生態度、習慣、傾向,皆可在幼稚時代立一適當基礎。」其實,不止人類,動物也如此。譬如老虎,在幼虎出生後的兩三年內,由雌虎負責教會幼虎追蹤、撲殺、搏擊、爬樹等技能,學成後,幼虎便開始獨自謀生。
人類社會則複雜得多,但也以生存技能為主。近年,比較有名的是「虎式教育」,即父母採用嚴苛的教育法,制定一些「出發點是完全為小孩好」的規矩,並要求子女絕對服從。對於這種教育方式,褒貶不一。
地獄教法
說到「虎式教育」,最有名當數美籍華裔蔡美兒(Amy Lynn Chua),她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她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是一般人難以複製的。她將自己的育女經驗寫成《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曾轟動一時,至今仍備受爭議。
蔡美兒在書中披露,她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有多個「不准」:不准參加玩伴聚會、不准任何一門功課的成績低於A、不准擅自選擇課外活動、不准在外過夜、不准經常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不准參加學校的戲劇表演、不准練習鋼琴及小提琴以外的樂器……為達目的,她不惜採用威脅、咒罵、賄賂、利誘等手段。例如她的大女兒在一次數學測試中,得了第二名,蔡美兒便對女兒進行一周的試題訓練,每次2000道試題練習。她的教育方法可見一斑。因此,有人形容她是「地獄媽媽」。
在她的嚴格要求下,她的兩個女兒也確實出眾。她的大女兒一歲半即認識字母表,三歲即可閱讀名著《小婦人》。除了知識學習外,蔡美兒還要求兩名女兒學樂器,大女學鋼琴,二女學小提琴。在督促女兒練琴上,她也是不遺餘力,從頭到尾,陪讀陪練。兩個女兒小小年紀,就成功舉辦過音樂會。最終,她的兩名女兒都考上了哈佛大學。如此看來,蔡美兒的「虎媽教育」表面似乎是成功的。
蔡美兒另一成功處在於,當女兒們沒有拚盡全力時,她會十分生氣;但女兒們拚盡全力仍失敗的話,她會坦然接受,也不是只許子女成功,不許失敗。
她也確實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女兒。但也不能不說,這種教育方式,存在極大隱患,成功的話,皆大歡喜;失敗的話,則可能會導致有不愉快事情發生。其實,網上認為「虎式教育」對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多,包括:
1 影響正常健康的人際關係交往;
2 影響正常認識自我的能力;
3 缺乏個性和創造性;
4 失去學習的激情和動力;
5 易產生反叛心理等。
筆者十多年前認識一對香港夫婦,可謂是溫和版的「虎媽貓爸」。
話說他們早在2008年孩子未出生前,已廣讀中西育兒經,選出一些好的育兒法,用在自己的兒子培育上,並將這些寶貴經驗,編寫成一本名叫《培育優質BB》的著作,以分享他們中西合璧的育兒經驗。
貓爸陪玩
此書的作者「虎媽」陳淑嫻,其稱為「虎」,非用嚴厲的教育法育兒,而是用盡愛心,用心良「苦」,想盡方法來感化孩子自動愛上讀書,並引導兒子往不同目標走。此書的作者「貓爸」曾仲強則扮演如「貓」般好與小孩玩耍的角色,負責陪小孩從小在遊戲中學習,並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他強調男人工作壓力大,回家扮「貓」可減壓,又可親子,是樂事。在培育小孩過程中,最忌是在生氣時,大大聲聲地對小孩說負面話,這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的心靈,如:「你真笨,真無用」、「你看看誰,比你好得多」、「別以為長大了,我就駡或打不了你」等等。
如是者十多年已過,其兒子曾正言現在的成績不錯,懂事又孝順父母。據他們表示,教育小孩讀書外,還要教育他們有一些好的習慣,正所謂「好的小習慣決定孩子的大未來」,如要教懂小孩感恩、誠信、禮儀、責任、勤勞、寬容、合群、樂觀、堅強、人生目標、克服困難、情緒管理等。
這些都要通過家長適當的身教、愛心和耐心等來引導孩子,「虎式教育」非人人適用,育兒要因材施教,更要考慮小孩多元化的培育,才較理想。
正如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Adele Faber)也曾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教育不當會帶給子女傷害,有些不會一下子顯現,而是潛伏在某個角落,在某一段時間後,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
話說蔡美兒也曾遇到小女兒的牴觸,甚至用剪刀剪短了自己的長髮,這讓蔡美兒不得不作出讓步,讓小女兒由小提琴,改為她比較喜歡的網球。
她也曾對媒體表示,她對女兒們的教育方式過於嚴苛,限制太多,不利於女兒們個性的發展,她為此感到後悔。
撰文 : 伍懷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