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
返回倫敦已經兩個星期,好像不曾見過陽光,每天醒來睜開雙眼,窗外永遠灰灰黑黑,是黃昏抑或是晨曦,叫人搞不清楚究竟是日還是夜。
無家可歸
然後外面客廳傳來收音機的聲音,是英國廣播電台第4台BBC Radio 4的「今日」(Today)節目,才知道毫無疑問是起床的時間了,因為房子的主人已經開始了他每日生活議程的第一個項目:收聽第4台的Today時事節目。
在香港嘗試用線上地產網站在倫敦租房子,找第4個家,可惜沒有第一次的運氣,就算有個做地產經紀的女友在倫敦做後盾,幾個星期後仍然無着落,令我飛返英國後,馬上淪為無家可歸之輩。
幸好朋友安迪仗義相助,騰出客房讓我暫時居留。以往我的英國朋友多是白人Expat,在香港一起共事多年的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或者是這些白人同事的Expat朋友,總之都是熟悉香港和亞洲的、流徙在外的專業Expat階級。
安迪則不然,由出生至今,一直是倫敦人,七十幾年來都住在大倫敦東北同一個地區--地鐵線District Line的總站Upminster、Upminster Bridge及鄰近的Hornchurch--3個地鐵站內的範圍。朋友一生際遇平穩,大學先讀了3年美術、然後因為心儀做建築師,再入學讀建築,也不管比大多數人遲入行。
他又從來沒有結過婚,看他現在老態龍鍾,橫看豎看也不能想像,這孤獨老人曾經是個花花公子。
安迪早年在Hornchurch大街後面買了個兩房一廳,600呎的小單位,六十年代開始,英國各地流行興建的那種3層住宅大廈屋苑,沒有升降機,每層只有兩三個單位,光是實用,毫無性格。
現今樓齡已經五十多載,浴室設備簡陋,浴缸不設花灑,也沒有冷暖混合水喉。單位內沒有一個窗門可以關得緊,幸好暖氣機還管用。我唯一看得上眼的是廚房牆上掛着極齊全的不銹鋼廚具,和架上由大至小排列着的一套John Lewis不銹鋼煲。屋主喜歡下廚,每天晚飯後,他看的就是烹飪節目!
視如瑰寶
我當然感激他招呼我這個等同難民的朋友,卻對其「狗窩」有一萬個不解。退休後有政府和他曾經服務的私人機構兩份退休金,又有自己物業,自然不愁兩餐。每個星期打幾次高爾夫球,還有閒錢去畫廊劇院和去旅行。夏天陽光與海灘,冬天去滑雪。
既然如此,怎麼對自己住宿這樣基本的要求如斯低?任何人都會對這爛房子看不上眼,他卻視之如瑰寶,甘之如飴,在這個殘舊不堪的Man-Cave中,活得優哉游哉,半點不覺有缺。我當然不敢坦白告訴主人家我的想法,恐怕萬一他誤會我對他有什麼打算。
在這問題上,我只不過好奇,純粹人類學的學術興趣。不敢批評,也沒有其他歪念。若果不是暫時借用他的客房,我就得花起碼70至80英鎊一天去租Airbnb,但是安迪甚至拒絕安裝Wi-Fi,只要負擔得起,這年代誰家會沒有Wi-Fi啊!他天天上網,在WhatsApp上與親朋戚友交換短訊,也用電郵,但是一切就靠他那個不知什麼年代的Samsung手機。唉,一樣米養百樣人啊!
這個絕種恐龍一般的男人,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因為過去在倫敦各區參與過各類的商用物業建築項目,他對大倫敦地區各個Borough,例如西面的Hillingdon、Ealing、Chiswick,南部的Croyden、東面的Greenwich、Bexley等,都有一定認識。找出租房子,我常問他某區的治安或者當地社區好壞,但他為人中肯,答案總是要看區內哪個角落,每個區都有好的和不那麼理想的地方。但是有個大倫敦Borough,安迪斬釘截鐵地囑咐不要考慮,就是東面的Barking。
撰文 : 劉群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葛量洪醫院重建 臨床教研合一 日後將主要提供癌症服務 |
上一篇: | 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