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
噢,過兩天就是214。
望望日曆,有這樣小小的感嘆——為什麼呢?213和214有什麼不同?
對很多情侶而言,214是女方眼中的年度評核日;而對男方,隨時是受難日。不要問我為何有這種不平等,我答不了。
曾幾何時,覺得情人節捧着花周街走很俗氣,在辦公室收到花就更加尷尬,甚至曾經豪言:最怕情人節收花了!
對於這類(曾經覺得俗氣的)生活儀式,現在,倒有了另一番感悟。
年少時,每個人都憧憬自己的「未來」吧。我們努力讀書勤奮工作,縱使並無一分付出一分收穫這回事,但總算得到一點點物質回報和非物質滿足(當然還附送適量的挫折)。是的,大部分人的「未來」,就是成為推動社會運作的數百萬個小齒輪之一,每朝七點自動起床刷牙洗臉沖涼,如常開展一天。
如常,是一種舒服,舒服到產生麻木和模糊——去年七月二十六日和八月二十七日你記得自己做過什麼嗎?兩天有分別嗎?應該都是「如常上班」吧?如常,就是每一天都一樣。
而儀式感,是靜止生活中的一粒石。生活累人,我們只有餘力,在日曆標記「節日」那一天,投下一粒石,激起短暫的小小的水花,令今天跟昨天和明天,稍有不同。
我們都是望着日曆過日子。情人節送她一束花或做點什麼,好讓對方感受到被愛;中秋節抬起總是低着的頭,望望又圓又亮的月;大除夕,一個人靜靜沉澱一下,想想過去一年哪些做得好或不夠好,然後早早睡覺,對於我,這就如同抱握兩手誠心祈禱;生日那天,什麼工作都不做盡情懶;222貓之日,給貓咪吃好味的零食,但貓有沒有日子這概念?不理了……這些「儀式」是有點刻意,但正正是這種刻意,令我們謹記自己重視的人事物。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多士見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