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9日
網飛(Netflix)股價大跌,照計,全球疫情留家理應增加串流平台客量喎。分析指,要安裝的用戶一早安裝,不安裝的,鑑於對經濟前景悲觀,更不會安裝了,而且內容漸漸缺乏新意云云。
《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秉承Netflix方程式,早在去年12月初於美國院線作有限度公映,不久轉戰網絡,已經破盡該公司觀看紀錄。筆者遲遲提不起勁,一來,據聞這套電影很左膠。左膠涵意複雜,簡單說就是環保L,假環保犧牲別人生計,三扒兩撥牽扯到世界末日,好鬼煩;還有逆向歧視性小眾、女權、少數族裔等議題,有理無理率先指摘你歧視,令人動輒得咎,避之則吉。二來,劇情簡介講彗星撞地球。舊不舊橋啊!不用看科幻片,小時候電視睇日本卡通例牌菜啦。
畢竟基於明星吸引吧。未計其餘,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兩代大明星同台,港產片也有,但甚少如此旗鼓相當鬥戲的。狄卡比奧本身環保概念推動者,通常潮人總愛自認綠色,他會在《千萬別抬頭》中怎大吹法螺呢?梅姨本身曾獲美國總統自由獎章,電影中她恰恰飾演美國總統,且有一段戲對自由獎章得主嘲弄,倒引發我好奇心。維基百科定義《千萬別抬頭》為諷刺科幻片,的確,今時今日科幻片不帶些諷刺反省,一味迷信、謳歌科技萬能的話,該進博物館了。
香港疫情封區禁足,不被封者亦因此工作停滯「故步自封」,末世感覺油然而生,避無可避,思前想後,恨不得彗星撞地球玉石俱焚罷就。末世全憑專家話,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天意若何,微生物學家教我們戴兩塊口罩,轉頭又說其實會似普通傷風感冒,甚至後設解釋股價,也屬專家話,蟻民或蔑視或盲從,都軟弱無力,不如躲入夢工場。中譯「千萬別抬頭」,大家流通叫原名,大概looking up乃好轉之意,人同此心don't了。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開機)。
Jennifer Lawrence飾演博士生驚喜發現彗星,通知教授狄卡比奧,演算之下卻發現軌道直衝地球,將帶來滅世,連隨上報太空總署,火速獲送到白宮見總統……典型套數,大製作之下似層層。但調子迅即變味,沒進入保衞地球老套模式,亦沒遭滅口,梅姨闊佬懶理說:「環境污染、疾病、饑荒、戰爭,你知道總統每年聽過幾多次嚇唬世界末日的報告嗎?」先自幽左膠一默,開局新鮮。
教授師生轉向借助傳媒施壓,見報恐被指違反保密協議,上《東張西望》般電視節目呼籲又被娛樂化,大眾乾脆不信。如果一路眾人皆醉我獨醒,像救世主悲嘆真理無人聽,固然亦可成戲,仍不免陳腔濫調,於是再變總統覺悟前非,原來為競選拉票,時代需要英雄,大鑼大鼓征空擊碎彗星。半途,超級富豪測出彗星蘊藏稀有礦物含百萬億商機,誘使總統改換計劃……
《千萬別抬頭》兩個多小時內四五層轉折,不落俗套。Netflix原意或許預用戶可以分幾次觀看,乃串流平台尊享特色,我亦建議,方便中途思考。本片訊息豐富,適宜慢慢消化。
為錢不惜賭上全球性命,怎可能?世界由少數人話事就有可能!正如香港防疫政策,拆穿了不外乎領袖意志,與民心相去甚遠,誰大誰惡誰正確。判斷天劫難逃的是專家,判斷有利可圖的亦是專家。《千萬別抬頭》巧妙設定,最後關頭仰望天空即見到彗星,歸還芸芸眾生知情權,深具寓意。
影片高明在:代表正派的狄卡比奧竟會墮落;總統醜態愈發甭說,新聞剛報道拜登爆粗;博士生沉淪結交不良青年;不良青年臨尾尋求信仰慰藉;基督教是西方心靈基石,聊勝於無;兼出現電影商借末世炒作的情節,等於本片弔詭地連自我也否定。正因重重否定,洋葱剝至底只剩眼淚,倍使觀眾空虛,什麼都靠不住。
一般這類題材,要麼訴諸英雄救世,要麼訴諸一場虛驚,要麼弦斷曲終,往往雷聲大雨點小,否則無法收科。偏偏它拍到盡,一點不含糊,我避免劇透啦,總之滿以為死光死絕依然故事未講完,不得不佩服編劇巨筆。
可惜散場夢醒,Netflix頓挫,只怪現實比電影更離奇。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