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
古代中國皇位傳承有三種方法。世襲制:皇位傳給長子或家族的下一代。禪讓制:《禮記.禮運》篇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天子選出賢能,將皇位傳給他。兒子賢能,便傳兒子,如禹傳啟。兒子不賢或無能,則傳外姓人,如堯傳舜。
兩種合法的方法都行不通,即假天命而起「革命」,以武力取皇位而代之,如周滅商。
後世學家認為儒家主張禪讓。民國時,顧頡剛撰寫《禪讓傳說起於墨家考》,反對這個說法。他認為,禪讓只是傳說,不是歷史。墨子才是禪讓傳說的「正主」。墨子尚賢,「夫尚賢者,政之本也」。墨子不單主張天子應起用賢能治理國家,在《尚同.上》篇中更明言:「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以「選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天下便可以大治了!
整部《論語》,並沒有「禪讓」一詞,僅在《泰伯》篇首,孔子讚揚「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據《左傳》記載,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三子。泰伯是長子,皇位本應傳給他。古公卻屬意三子的兒子姬昌(後來的周文王)。於是,泰伯跟二弟出走,讓位給三弟,之後傳給昌,昌的兒子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
孔子讚泰伯有「至德」,讓出天下,卻無一言主張禪讓。孟子和荀子俱反對禪讓。在《萬章.上》篇,萬章問:堯讓天下給舜,有這樣的事嗎?孟子答:「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孟子認為:國之本在民。天下不是天子的私產,怎能喜歡誰就給誰?孟子又說:「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天子可推薦人選給天,卻不可以自行決定給誰。誰當天子,只能由天決定。如何決定?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滑板選手 |
上一篇: | NBA常規賽戰果(前者主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