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1日
聖誕節臨近,介紹一套老幼咸宜的《赤BIG靈靈狗》(Clifford the Big Red Dog)。喜見本片竟賣電視廣告,近年電影發行為慳皮、為依賴網上媒體,不行此道久矣,回歸基本步,可見目標果然是家庭客。
說一句闔府統請談何容易,尤其不比串流平台容許分心,困在戲院,太深奧小孩子睇不明,太膚淺成年人打呵欠,定位都困難。但大概父母總能夠包容劇情幼稚,擔憂教壞細路,一廂情願愈天真愈好;反而孩子永遠比我們估計中早熟,追求官能刺激。正如本欄談過《太空也入樽:改朝換代》(Space Jam: A New Legacy),Looney Tunes的2D卡通部分做給老粉絲輕鬆懷舊,特技決戰的部分才滿足小朋友,別弄錯。
同樣真人+動畫,《赤BIG靈靈狗》更明顯,我見到隻大紅狗便覺得很治癒,喜歡不用理由,倒是要說服兒子。原著是一套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流行於美國的漫畫童書,他幼稚園時代讀過,談不上深刻印象,因為內容簡單得無可再簡,一隻紅色拉布拉多犬有一層樓咁高囉,講樂於助人的生活趣事。比喻於現實,所謂成長,就是孩提覺得寵物/毛公仔巨大,然後一天比一天顯得細,帶點淡淡哀愁,但身處發育期的少年無暇回顧。
所以,發行商中譯戲名要花盡心思吸引觀眾,食字食到無所不用其極地步,藥石亂投:赤(紅)BIG暗示赤壁,靈靈狗暗示009、007云云,既扮古裝戰爭片又扮間諜片,答案當然不是啦,純粹貪口爽,作得太大,消費者卻似乎已經見怪不怪,我懷疑真幫到件事嗎?遇上死心眼者會向海關舉報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嗎?宣傳副題「紅卜卜冒險」還貼切可愛些。內地和台灣直譯作《大紅狗克里弗》,這方面風氣一貫比香港務實,抵讚。
純真消逝,娛樂碎片化(Fragmentation),片商進退失據,什麼題材方能一網打盡?合家歡入戲院如何重新成為聖誕必備節目?《赤BIG靈靈狗》可算最具希望的一部了。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思前」說本片真人+動畫;「賞後」更正,CG僅限於動物,而且有藍本,例如Clifford未變大前與鴿子爭食,拍來困難,相信經過電腦加工,卻力求寫實。Clifford奇特在紅色和巨型而已,其他樣樣動作反應與常犬無異,導演沒把牠誇張成例牌身懷絕技的「靈靈狗」,更不懂口吐人言,反而清新得意,戇態可掬。何止,本片竟頗接香港地氣。紐約市寸土尺金,讀六年級的小女孩家境麻麻,單親媽媽出差工作,想養寵物,一樣像香港受大廈條例限制,要躲避管理員偷雞走鬼。貧富懸殊,返學受千金小姐欺凌,投入公益服務反遭揶揄,還有個無屋住的神經大條舅舅,社區弱勢社群外冷內熱,滿載人情味。意外地並非一味柴娃娃。
如何解決先天情節單薄的問題呢?今時今日突現一隻大紅狗,你會首先想到基因突變吧?原作者Norman Bridwell於1963推出時不會想到,當年民風樸素,毋須太多解釋,開心便好。電影則附加新時代矛盾衝突,拿此發揮,基因科研公司見Clifford奇貨可居,振振有詞強行霸佔,遂構成連篇追逐爭奪戰,緊張惹笑。
獸醫檢查指出,Clifford除了大和紅,並沒毛病;警察卻理所當然視為危險物要捕捉甚至要人道毁滅。令你聯想香港的野豬問題嗎?歸根究柢,正如片中小女孩所說,建制不接受與眾不同而已,非我族類,雖遠必誅。《赤BIG靈靈狗》罕有地觸及這類故事根本的殘酷──換轉多啦A夢/加菲貓/米奇老鼠出現在現實都市,一樣拉進實驗室啦,哪會相安無事?容不下夢想,何況野豬?
社區街坊衝往基因公司營救,其他扭曲培育出來的生物(如雙頭山羊)一併破籠而出反抗,在在流露對高科技和經濟掛帥的不安,物極必反。不妨劇透少少,Clifford遭包圍,本應魔術師施法變細,警察無可奈何,但劇情選擇由小女孩一番自由宣言感天動地,雖然稍嫌生硬,大美國精神,讓Clifford保持「與眾不同」,捨易行難,大大拔高本片思考層次。童趣、寫實、狂想、反省、溫情共冶一爐,同時滿足大人細路所需,不容小覤。
看着小女孩騎着大紅狗奔跑的畫面,每個孩子都羨慕,我們都曾經是小孩子,我們都拒絕長大。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風物長宜放眼量 看日本…… |
上一篇: | 大東亞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