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1月24日

呂婉瑩 女播天下

飲食業數碼化

剛去完旺角X園晚飯,位處邊陲等了良久也沒有服務員落單,山不就我、我去就山,自己跑去找服務員過來,誰料服務員完全沒想過移玉步,原地在通道中心落單,好吧!我想要套餐A,賣完了;吓?晚上七時半已經賣完?哪為何還將餐單放在桌上展示?所以下回要請早了,你再想想,接着秒速消失。「千辛萬苦」成功落單套餐B,然後是漫長的等待上菜,上菜次序大兜亂,以及全晚自己去茶水間加水。

飲食業人手不足並非新事,只是疫情令飲食業員工轉行,引致問題惡化而已。近年已有不少食肆開始用科技解決問題,例如用手機掃QR Code點餐;為節省輪候時間,麥當勞找來人氣男團MIRROR,不停叫大家用手機App OrderPay,按照App的通知時間去餐廳立刻take;稻香(00573)早已在每張餐桌旁放置自助加熱加水機;土瓜灣BTW Robotic餐廳更用機械人帶位、點餐和送餐。並非在投訴,只是驚訝有條件利用科技的大型餐飲集團,竟然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疫情下減少接觸,愈來愈多餐飲業採用非接觸式支付,港府的電子消費券更幫了一把,研究機構Juniper估計,到二○二四年全球非接觸式支付交易額,將由去年的二萬億美元增至六萬億美元,未裝機的食肆要急起直追了。

疫情可以說是推動餐飲業數碼化的催化劑,要進一步數碼化還有由落單、廚房到存貨,一條龍連結在一起的全套系統,樓面落單後已直接去到廚房,排序與顧客要求在廚房屏幕一目了然,大幅減低搞錯烹調及上菜次序、錯單或漏單機會,系統自動追蹤食物庫存狀況,大大減少存積食材引致的損耗,對食肆減低成本大有幫助。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