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19日

馬揮 人云我云

「工」私不分

二十多個月的新冠瘟疫,雖未完全過去,但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開關,恢復上班、上學,不用再在家網上工作和上課。有評論預測:經此一「疫」,習慣了在家工作、網購、吃外賣……等等,過往公私分明的日子不再。感謝互聯網,打工仔可以省掉上下班的交通時間和勞累,回復往昔家居與辦公在同一地點的生活方式。

工業革命前,農民的耕地在家居附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均咫尺之遙,步行可達。城鎮的商販和手工匠,工作地點和家居亦相距不遠。香港在五十至八十年代有不少「前舖後居」的店舖和山寨工廠。十九世紀,「在家工作」率先在歐美衰落,藍領須離家到工廠、碼頭等工作,白領到商廈上班。工作與家居在不同地點,由此產生「工、私分隔」的生活形態。

隨之而來的就是私隱意識抬頭。歐美有言「家是私人堡壘」。放工後,回到家中,時間便是個人的。他幹什麼,或什麼也不幹,沒有人有權過問。除非有極緊急事故,否則,上司、老闆不能再要員工辦事,甚至不可聯絡他。《穿Prada的惡魔》中,梅麗史翠普飾演的上司被標籤為惡魔,原因之一是:她要手下24小時都為她服務。

在歐美,問別人的私事:例如住在哪區、有什麼宗教信仰、薪酬若干……等等,都是大忌。這些都屬於私隱,連親戚也不能隨便過問,何況只是相識或朋友?美國電影和電視劇裏,經常有角色問:Can I ask you a question?背後意思就是要問對方一些「私人」問題。事先未得對方同意便問,就是「失禮」。有言:英國人之所以喜談天氣,法國人之所以愛談哲學,皆因私隱不能談,天氣和哲學不屬於私隱,可以放言高論。如此重視私隱的人,回復「工私不分」的生活,難免焦慮、不安及反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