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9月18日

余家強 小說港

斷代史 《龍虎武師》

《怒火》及《媽媽的神奇小子》小熱潮過後,外語片在《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獨大之餘,仍常態地有多套齊齊上畫,可憐港產片又回復承接乏力了。曾經,港產片也常態地源源不絕的,而且不避重複,就是橫跨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功夫動作電影,骨幹由一群龍虎武師撐起,無武師開不成戲,景氣蔚然。

上月尾,一套講述這盛世的《龍虎武師》悄悄登場,香港居然沒播,內地則十幾日收不滿一百萬元,豈非滄海桑田?好在立即改為網上有得睇,方便吾輩緬懷那黃金歲月。

替新一代科普一下,龍虎武師構成複雜,主要來自戲班和拳館。上世紀中葉大陸政局動盪,師傅們南來授徒,但學觔斗功架學功夫怎營生呢?於是有人想到可引進至電影炮製動作場面,袁小田(1912-1979)堪稱典型,他出身京劇武生,開創了替身及武術指導工作,他的兒子便是日後袁家班。廣義龍虎武師還包括體操運動員轉職、飛車高手和特技人,統稱「武行」,行業的行,足以成行成市的。正因為有這班底,東方荷里活摸索出一條憑身手和膽識、與西方荷里活別樹一幟的路線,猶如《龍虎武師》海報口號:「喋血油尖旺,對抗好萊塢!」劉德華為片名題字,他也曾隨洪家班練功。不妨說,一半以上男演員或多或少與武行沾過邊。香港電影就是打出來的。

不過,隨着市道轉差,高成本高風險的動作片種率先減產,血肉之軀畢竟鬥不過西片電腦CG新奇悅目。社會文明,願意刻苦入行搏命者漸稀,舊人垂垂老矣,風光不再。

以上簡史,提過不少了。《龍虎武師》會如何處理呢?

唏噓嗎?又不盡然。筆者認為:以個別武師來說,富貴險中求,公平交易,成名發達的機會遠比其他職業高(舉例成龍和洪金寶),至於保障與晚境,端賴未雨綢繆;以整體來說,武行稱霸,固然令香港揚威海外,卻也扼殺了其他題材欠出頭天,一味打打殺殺,如今拍不起打打殺殺了,倒見小清新湧現,百花齊放,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更直接講,是《龍虎武師》作為紀錄片票房失利而已,不代表龍虎武師沒價值。

一看,難怪歉收了。原來由內地文化評論家魏君子(別名魏海軍)執導,基本上由連串訪談組成,一心進場尋求官能刺激大失所望。大陸人拍香港人結果目標觀眾限於大陸人,也構成尷尬,有些被訪者強操半鹹淡普通話,講唔掂就粵語,兩面不討好。

看得出魏君子費時費力,例如親赴《我的特工爺爺》和《風暴》拍攝現場探洪金寶和錢嘉樂的班,前後幾年天南地北,令畫面豐富些。但大抵眾多武師中,肯暢談深入兼帶去邵氏嘉禾等舊址話當年的,往往屬於知名度較低;愈大哥級反而能輯來用的精句愈少,可能只飲杯茶傾幾句。

十幾條(主要)訪問片各自敍述行業幾十年興衰,拼湊斑駁,穿插經典場面花絮和香港社會演變的空鏡,不加一句旁白,竟能表達出完整脈絡,很insider,卻不免擔憂同胞是否睇得明?

實際上有分章節的。其中談李小龍令人動容;鍾發讚洪家班最叻,字幕又稱袁和平為天下第一武指,猶如華山論劍,可拗通宵。重現《龍的心》集體跳樓一幕,把當年參與者的「證詞」巧妙剪接,極具電影感,在紀錄片罕見。最好玩逐格穿崩圈出《黃飛鴻》內熊欣欣和谷軒昭如何做李連杰替身(因為李連杰受了傷),大踢連環腿,盡顯無名英雄本色。

劉、袁、洪、成,四大家班逞強鬥勝,有競爭才有進步,主旨畫龍點睛。

後段介紹錢嘉樂搞訓練班栽培新秀,某位肥仔正職地產經紀,為興趣邊學邊做,箇中甘苦,香港觀眾不再關注,魏君子比我們更有心。

尾聲經董瑋帶出當年跟隨他的內地武師現已獨當一面,酒酣耳熱,秦鵬飛坦承:「我們的師承就是香港。」終於明白為何要由大陸人拍了。技藝淵源,本自中原播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輪到香港武行凋零,內地的武俠片動作片方興未艾,此消彼長,原也天數循環,有借有還。於內地業界及愛好者,《龍虎武師》毋寧尋根之旅。

於香港,這段歷史的確斷代了,塵埃落定。

撰文 :余家強

[email protected]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