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8日
全港旅遊業陷入停頓,不知不覺已經年半,昔日行李箱多過行人的油尖旺區,失去蹤影的是專門做遊客生意的藥房、珠寶名錶店和找換店,取而代之的是本地口罩店、雜貨店和小食肆,吸引不少年輕港人到該區消費。
這天晚上,朋友J到油尖旺探望正在拍攝外景的弟弟班,筆者正好也在附近蹓躂,便約J一同前往晚飯。疫情前,每逢周三晚上,都會與J到跑馬地馬場看跑馬熱鬧一番,疫情期間不能再walk-in入場,與J吃飯聊天的機會,也就買少見少。也許是更珍惜與朋友相聚時間,每次與J吃飯,大家荷包都會鬆手一點,與以前雲吞麵當一餐、麥當勞又一餐的日子,大大不同了。
登打士街食肆林立,早前經過看到近廣華街附近開了一間很細小的壽司吧Sushi Teng,內裏裝修簡潔清新,與附近賣魷魚、牛雜、豬大腸的街檔感覺大大不同。港人消費力提高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到日本血拼食好東西,就轉移目標到本地,正如Donki超市天天人頭洶湧,Sushi Teng也要排隊才有得吃;既然路過,就即管試試。
難敵高昂租金
晚上8時半,在門口等了20分鐘後方有座位,進內二話不說看看餐單,發覺從蟹柳、雞蛋等廉價食材,到高級藍鰭吞拿魚大Toro和海膽都有供應,可謂豐儉由人。
難得與J一試,就硬着頭皮點了6件壽司拼盤、大Toro、鐵火卷和加州卷,論份量當然不是大胃王級別,但論性價比則不俗。以每人二百多元的價錢,能吃到新鮮海膽、沒有雪味的大Toro和不是紫紅色冰條貨色的鐵火卷,是一個pleasant surprise;假如到尖沙咀和港島區名店點選以上菜式,埋單隨時要三倍價錢以上。吃飽之後,步行到豉油街,又看到在某藥房舊址開了一間高級壽司店,晚餐餐牌好像要400元以上;下次經過,可能又會躍躍欲試。
在香港找食物,永遠比在日本找難,其理由無他,本港租金高昂,食客付100元,當中有80元可能都被拿去交租,與四國及九州等鄉下食肆相比,實是天淵之別。
倘若疫情從未發生過,旺角一帶可能依然是自由行的天下,壽司店長即使有心以實惠價錢提供美食,也未必能找到這麼一個旺舖開業!
本港某些行業人士日夜寄望通關讓經濟回復昔日景象,但假如當日同枱食客有say,相信大家都會說,「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過去了的就由它過去,一切勿念。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漆皮緊身衣 《復仇殺姬》 |
上一篇: | 等待Eure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