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歐洲協會聯賽」(Europa Conference League)今季誕生,被戲謔為「歐霸2」,多達181隊參賽,總共比賽151場,徹頭徹尾舉起「左膠」大纛,務求做到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總之唔怕你踢到殘,最怕你唔想玩,且看歐洲足協的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
「全新的賽事可容納更多不同國家的代表,給更多球迷和球會爭逐歐洲賽榮譽。」歐洲足協(UEFA)主席施芬連義正詞嚴表示。今季面世的歐協聯,模式類似2008年起停辦的圖圖盃(Intertoto Cup),屬歐洲第3級別賽事(還有1999年停辦的歐洲盃賽冠軍盃),旨在造就更多小球會參賽機會,有錢齊齊搵,惟當權者大概已把歐洲賽「由三變二」的初衷,拋諸腦後。
歐協聯的賽制有點複雜,外圍賽分成3圈,歐聯和歐霸盃外圍賽出局的球隊都有機會在這兒翻身,儼如組成「失敗者盟聯」。自附加賽階段開始,為人熟悉的5大聯賽球隊相繼出現,今季包括英超的熱刺、德甲的柏林聯、意甲的羅馬和法甲的雷恩。廝殺過後,22隊取得分組賽席位,另有10隊來自歐霸盃附加賽出局的隊伍,湊成32隊,分為8個小組。
敗部復活
8個小組首名直入十六強,次名就要同歐霸盃分組賽第3名的「程咬金」,爭逐餘下8席,層層復層層的淘汰形式,直頭想「收買人命」。歐協聯由十六強起回復「正常」,整項賽事除了決賽之外,每個階段同樣採取主客制兩回合對壘,屈指一算,冠軍隊最多要踢23場,最少也要打15場。歐協聯弔詭之處在於,話明是第3級別歐洲賽,參賽隊伍的板凳「深極有限」,偏偏比賽場數卻比歐聯和歐霸盃更多,背後邏輯互相矛盾。
再說,歐協聯的比賽日通常安排在周四上演,與歐霸盃撞到正一正,試問,眼睛雪亮的球迷又豈會「轉台」呢?更要命是,歐協聯冠軍獎金區區只有500萬歐羅,換句話說,一支球隊在分組賽全勝,然後逐級而上,最終捧盃而回,未計電視轉播分紅和比賽日收入,約收到1500萬歐羅,平均每場收入100萬歐羅,莫說今日球員身價動輒千萬,七除八扣,分分鐘連水腳都蝕埋,難怪傳統名牌紛紛避之則吉。
「我們會尊重每一項盃賽。」熱刺上季鎖定歐協聯席位時,時任主席摩連奴(Mourinho)被追問如何看待新盃仔,面有難色地回答,「無論這項賽事的水準如何,出於捍衞球會名聲的責任,我們有必要盡力而為。」言下之意,這就是盡責而已。無巧不成話,摩佬在熱刺被炒,轉教羅馬,居然也是參與歐協聯,大家可從中觀看摩佬會否講一套、做一套。
責任之戰
UEFA期望用大愛「感化」眾生,但歐洲賽常客對新盃仔的興趣不大,布加勒斯特迅速被哈薩克排名11位的對手踢走、AEK雅典不敵波斯尼亞敵人、巴迪負於格魯吉亞球隊、維也納迅速更遭冰島代表攆走等,似乎大家都無意貼錢買難受。
事實勝於雄辯,2019年歐聯亞軍熱刺將在周四首回合作客葡超的費利拿,仍在跳草裙舞的哈利卡尼(Kane)列入了大軍名單,我們即管看看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曼城傳聞終極開價1.3億鎊,歐協聯有機會成為卡尼的告別戰。
撰文 : 咖哩略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