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26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潮語背後 時代心態

潮流用語往往反映了時代心態。2006年巴士阿叔一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使人警覺港人受各式各樣壓力損害其精神及心理健康。最近,不斷聽到網上一個廣告有言:某公司「挑戰舒適圈的底線」,才警覺近年流行一個忠告:叫人要跳出舒適圈!

在這個數碼時代,遇到新事物,首先去查維基,竟發現中文維基跟英文維基對舒適圈的解釋差異頗大。前者帶貶意,後者較中立。中文維基如此界定舒適圈(或稱舒適區,Comfort zone):「一個人所處的一種環境的狀態,和習慣的行動,人會在這種安樂窩的狀態中感到舒適並且缺乏危機感。非常成功的人通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舒適區是一種精神狀態,它導致人們進入並且維持一種不現實精神行為之中,這種情況會給人帶來一種非理性的安全感。」

舒適圈不一定壞

看!中文維基一方面說舒適圈是個「安樂窩」,使人「感到舒適」。難道這不是好事嗎?另一方面又說,這會令人「缺乏危機感」、「精神行為」變得「不現實」,帶來的安全感是「非理性的」。憑什麼說:一個人「感到舒適」就會「缺乏危機感」?「缺乏危機感」就會有「非理性的安全感」嗎?為什麼現代人要有「危機感」才是好事?有「危機感」才算精神健康?那些受焦慮和壓力大所苦的病人,不正是充滿「危機感」嗎?為什麼他/她們要去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呢?他/她們不就是想消除焦慮和壓力,不就是想「感到舒適」和有安全感嗎?換句話說,他/她們不就是想回到舒適圈嗎?

英文維基稱:舒適圈是一種心理狀態,人在其中,一切都熟悉,因而感到舒適。他/她覺得自己能控制環境,勝任工作,沒有不安全感,故不會感到焦慮和壓力。學術的術語是,他/她處於「中性焦慮」(anxiety-neutral)的環境,可以交出穩定的表現。如此說來,人能找到自己的舒適圈,焉能說是壞事呢?

在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許多老人家都會忠告後輩,讀書有成,前途光明。讀書不成,去學一門手藝,工多藝熟,就不怕找不到工作,有工作,生活便安穩。生活安穩,知足常樂,即是生活在舒適圈中。這是前工業社會的價值觀念,造就了許多卓越的手工藝匠人。比如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他60多年不斷鑽研握壽司之藝,才能出類拔萃,成為壽司之神。他一生都沒跳出舒適圈,有什麼問題呢?若然他半途急急跳出他的舒適圈,還能有今天的成就嗎?現今,手工藝逐漸失傳,後繼無人,匠人精神沒落,固然因為企業家以機器代替人手,大量生產,降低成本,薄利多銷,不惜犧牲質素,另一方面社會鼓吹人要跳出舒適圈,不要終身從事某項工作,豈無關係?

有學者認為:一個人(無論是打工仔或企業家)的心理狀態,可劃作3個同心圓。最內的是舒適圈,中間是有適量焦慮和壓力之圈,此才是「最佳表現」(optimal performance)圈。最外的是危險圈,即表現欠佳,因而感到焦慮和壓力。若然這個說法是對的,那中文維基認為人在舒適圈不是好事,皆因他/她交不出「最佳表現」,乃是從老闆的角度看,最好是「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因而給員工適量的壓力,迫他們走出舒適圈,交出「最佳表現」,焉能說「不合理」呢?何況,在數碼時代,人的預期壽命大增,政治經濟環境卻瞬息萬變,天災人禍(瘟疫、經濟不景)隨時發生,科技日新月異,說危機就在轉角,並非虛言。那沒有「危機感」,焉能說是健康呢?

升至不勝任位置

這不禁令人想到1969年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 Peter)在《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書中提到的:在一個層級制機構或企業中,表現好的員工,往往會擢升至他/她們無法勝任的職位。換句話說,員工不是在舒適圈或「最佳表現」圈中,而是在危險圈中,因不勝任工作以致業績欠佳,既自責又恐怕遭辭退,為此而充滿焦慮,知足亦無法常樂。

現今大都市有15%至16%人口無法處身舒適圈中,以致精神健康出問題,與此有關乎?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