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17日

醉一先生 易經漫談

弘一法師 情僧曼殊

弘一法師被譽為一代名僧,也不是浪得虛名,可謂盡情盡性,真箇看破紅麈,一旦放下執着,立即五藴皆空,其為人也,如演藝也,恰如其份,在家則為風流名士,出家則為脫俗僧人。

緣起

弘一法師出家後,仍有位女子因仰慕其才華而跑到寺門苦勸他還俗,可是弘一法師卻沒理會,只回贈了兩句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傳頌一時。

塵世無情,法界有情;人講親情,反覺無情,佛斷世情,卻見悲情,「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正是東方日出西方雨,看似無情卻有情。醉話至此,不禁想起曼殊大師。

曼殊大師與弘一法師乃同期人物,其實在弘一出家前,曼殊在民國前二年(1910年),早已寫了一首詩:「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提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似乎弘一也愛讀曼殊著作,在機緣巧合下引用了其中詩句。

曼殊大師俗家姓蘇,人稱蘇曼殊,乃其父與日本待女所生之中日混血兒,出生後生母不知所終,自幼即孤苦伶仃,更為宗輩所漠視,由於身世凄迷,以至終日尋母,一生顛沛流離,貧病交困,徘徊漂泊於中日之間,「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堪稱曠世奇才,不但精通中、日、英、法等多國語文,而且對古印度梵文也有深厚研究,曾翻譯古佛學典要及外國文學和小說,著作甚豐,對文化交流具有相當貢獻。

曼殊的中文小說及詩句風格獨特令讀者讚嘆;曼殊繪畫淡樸飄逸,寥寥數筆,意遠幽深;寫詩古雅流暢,渾然天成,既浪漫而凄艷,感孤舟之肺腑,「縱使有情還有淚」、「替人惜別亦生愁」。

現實世界對曼殊無疑是束縛,惟有在虛擬幻境中尋求解脫,自我放縱,既出家又還俗,既還俗又出家,禪門出入,情無所依,惟自性自渡,他也直言:「以情求道,何以不憂!」

造化

據曼殊大師年譜考證:清光緖十年甲申(1884年)夏曆八月初十生於日本的橫濱市。若以五行論命,曼殊八字身旺無依六親無靠,只許食神洩秀生財,可惜財神無根,八月金旺,輕財重義,幸得食神遇貴,故往來無白丁,盡是當代文豪,及國家軍政要員,狂歌賦詩,性情中人。

曼殊造化以土為忌,亦以土為母,故命中與生母無緣,土也代表脾胃,33歲後走入土運,胃病惡化,1918年病逝,葬於杭州孤山,年僅35歲,臨終留下八個字:「一切有情,都無罣礙!」

就在同年春月(1918年),才氣縱橫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削法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精通音律、詩詞、書法、篆刻、繪畫和戲劇,乃近代著名藝術家,修佛後為南山律宗傳人,被尊為律宗十一祖。

李叔同命格是食傷洩秀生才,但李叔同出生於富貴家庭,少年得志,風流倜儻,惹來不少女士傾慕和愛戀,然而在39歲正當盛年,毅然放棄繁華生活,出家為僧,任由妻子在寺門外呼天搶地,也難阻其宏願,就在一片凄厲的哀怨聲中,弘一法師頭也不回,只留下一首詞《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作者為《易經》思想家

著有《易經禪思》、《易經通識思考》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