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
生於斯,長於斯,以畫筆記錄一個城市的蛻變,勾勒出人生百態,隱含着作畫者的人生觀,對時代的觸覺,對周遭人和物的關懷。有別於文字,畫來得直接顯淺,平易近人,細膩筆鋒帶出溫馨的人情味。過去半世紀,麥少峰筆觸穿梭時空,遊走香港每一角落──九龍城啟德機場車水馬龍,天壇大佛莊嚴肅穆,青馬大橋雄偉壯觀,大澳水鄉和諧恬靜,雨夜電車歷久如新車等,為港歷史保存另類日誌,印記住市民的集體回憶。
麥少峰畢業於香港美術專科學校,並留校任教,後來轉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部,職至首席新聞攝影師,參加過世界各地畫展,作品廣為各界收藏。人如其畫,麥少峰選材嚴謹,構圖講究,但畫風豪放,落筆果斷,如行雲流水,不拘泥於任何藝術風格,善於以水為媒,溶化顏料在畫紙上,展示出水彩畫透、薄與空靈獨特的藝術形態。
擅用水彩
《九龍城 1998年5月啟德機場搬遷之前》、《青馬大橋》以深淺濃淡不一的水痕重疊,營造出城市熱鬧繽紛、生機處處的景象,感覺輕快流暢,更加成功將水彩覆蓋性差的弱點轉化成藝術美;《雨夜》、《東方之珠》以蒼茫色彩,突破傳統金碧輝煌的藝術表現,呈現出雄渾、厚重的意境。《天壇大佛》以翠綠為主調,輔以色彩繽紛的人群,象徵釋迦牟尼慈悲為懷,普渡眾生,以清新筆觸展示市民大眾平安吉祥的景狀;《大澳水鄉》構圖複雜,筆法細膩,與水鄉悠閒恬靜的生活形成強烈對比。
麥父在渡海小輪當船長,所以麥少峰鍾情畫船,舢板到貨船都是他寫生的對象,作品《長洲》表現出水道繁忙,船來艇去,糅合漫畫與水彩的創作技法,頗能讀出些「拼貼藝術」的意味。他亦緬懷昔日在香港美術專業學院任教的日子,帶領學生四出寫生,路途上大夥兒分享各人的美學觀,難得一班志同道合的藝術愛好者聚首一堂,追尋自己的藝術理想,珍惜這份純真的情懷,所以畫興一到,精神充沛飄如仙,無畏陰晴圓缺,不分酷熱嚴寒,隨即收拾畫具寫生去。
記錄情懷
一次,朋友向麥少峰提及在中學時期,有同學居於筲箕灣聖十字徑村山上木屋區,颱風季節,山石滑波,山路塌陷,居民出入危險,老師帶領一眾學生為居民重建山路,方便居民出入,贏得居民讚賞。他感到這份七十年代無私奉獻、互助互信的精神值得借鑑,要好好記錄下來,就根據朋友簡單的描述,為他們作畫,只憑一篇簡單紀錄,栩栩如生地把當日情景重現眼前,勾起無限回憶,回首青葱歲月,當日一班青少年抱着單純赤熱的心,眾志成城服務社會,麥少峰妙筆生輝,讓當日的情懷永留心中。
農曆年後,麥少峰仙鶴西遊,然他的美學觀、對香港的情懷也永存市民心中。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長者接種新冠疫苗誰決定? |
上一篇: | Nonsense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