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
最近內地爆出一個跨國網紅,來自四川甘孜理塘的藏族美少年丁真因為一張俊俏臉龐和純真笑容,不只在內地人氣沖天,連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喜歡他。看過他的影片,不難發現其吸引人的地方。在現代複雜的世界中,他有如一道清泉,眼神純粹而清澈,說話行為自然率真,與卡記最近看過的「拉烏爾.德.凱澤」展覽(即日至3月6日,卓納畫廊)內部分作品感覺一樣。
1930年出生於比利時代因澤(Deinze)的已故畫家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以其精緻而又克制的繪畫聞名於世,他畫的基本都是親眼看過的東西,通常是將居所四周的一景一物以簡化的筆觸與色彩畫下來,以細巧且煥發共鳴的方式探尋色彩與形式之間的關係。
簡潔圖形
德.凱澤的作品一直都是由簡潔的圖形和繪畫性標記所構成,展現了自然的世界及再現表徵的意象,熟悉他的生活,就會發現這張畫原來是他屋內的一個把手,那幅是網球繩網的一角,還有他屋外的田野風景,只不過當中意像都變得相當簡約。
儘管德.凱澤的作品有著疏鬆的構圖,它們傳達了一種能激發時間沉思的視覺張力,同時反映出藝術家持續的、極具反思的藝術創作進程。正如藝術史學者及策展人烏爾里.希洛克(Ulrich Loock)所說:「就德.凱澤而言,繪畫的自主性並不是一個首要且終極的目標,也並不需要通過迂迴曲折甚至反向的路徑才能抵達。相反……德.凱澤成功地營造出一種情景,在其中,他的繪畫擺脫了純粹主觀的建構,並且經由擬態而得以認知到獨立於其自身之外的現實……通過一種特定的自我指涉,他設法在圖像的描繪與其自主性之間達成平衡,並且避免了兩者的相互妥協。」
這次香港個展展出德.凱澤50多年職業生涯中後半部分的繪畫作品,包括運用了「硬邊」幾何形態及對比色彩的作品,例如《櫥櫃模型》和《風中的三個稻草人》,還有一些筆觸和手法更柔和、鬆散的作品,像是《前方》和《旅程》。在一些作品中,畫面上滿是形狀與體塊的交疊,表面和深度之間的視覺張力得以在長時間的觀看之下逐漸顯現。
克制色調
另一些繪畫則稀疏地勾勒出並不完全統一均勻的形狀,比如各種橢圓,並運用了克制的調色,突顯了背板支撐的平坦,同時又生成了正向與負向空間所具有的不確定性。
不復雜,來自現實但有點超現實的美好,德.凱澤的畫就像丁真,為大家加添了很多想像空間。展覽現場還放映創作於2010年的德.凱澤紀錄片,讓觀眾能夠更多地了解他的創作和生平。
圖片提供:拉烏爾.德.凱澤家族及卓納畫廊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醫生社工心理學家 向自閉症青少年灌輸實用性教育 |
上一篇: | 起源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