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
2021年來臨後,全港小朋友繼續因疫情停課,女兒學校知道農曆新年前復課無望後,提醒家長回校取教材及習作。過去一年,聽什麼「停課不停學」等,已聽到有點厭倦,女兒雖然天天功課做齊,但父親卻不是天天記得幫她拍數以十計的照片上載交功課;離牛年還有一個多月,唯有自求多福。太太知道小朋友在家無所事事,每晚都向子女讀故事,這天拿出某香港出版社的諸葛亮故事書,筆者自問對《三國演義》滾瓜爛熟,便坐在旁邊收聽。
虛構內容
誰知道,太太說的故事,筆者從來沒有聽過:故事說,諸葛亮師事水鏡先生司馬徽,同學有一個名叫司馬懿的,妒忌諸葛亮聰明伶俐,害怕司馬徽只把秘笈傳給孔明,經常與他針鋒相對。司馬徽為考驗學生們品行,有天看到樵夫跌落山坡,默不作聲觀察眾人行動,司馬懿看到老師不動,自己也不動,諸葛亮則立刻攀爬救人一命,令老師另眼相看。後來,司馬徽老了,司馬懿負責照顧,暗地裏則在老師房間尋找秘笈,一尋獲就逃之夭夭,但原來司馬徽一早就把真書帶在身邊,待諸葛亮到訪就立刻贈送,從此司馬懿就與諸葛亮分道揚鑣,誓不兩立云云。
聽罷這個新說歷史故事,筆者立刻到網上尋找典故,發現只有簡體字網站才有轉載,但來源則不明所以。翻看故事書,出版社只寫了一句「繁體字版權由本公司所有」,但原作作者名字只是筆名,竟不知是何許人也。
為歷史人物虛構故事以增加「立體感」,是日本文學常見習慣。《三國演義》傳入日本後,有作家推出了自己版本,如北方謙三《三國志》或陳舜臣《三國志》等,內裏增加大量原著沒有的對白,但讀者均只當小說看。筆者是大學生時不明白東瀛歷史小說文化,拿着小說家海音寺潮五郎的《上杉謙信:天與地》在歷史課發問,引來同學起哄大笑,才知道自己是大鄉里!
在《三國演義》、《三國志》和《晉書》裏,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除了對擂五丈原並無接點,諸葛亮家族本姓葛,祖籍琅邪,因遭遇曹操屠城徐州,隨家人搬往荊楚地方並改姓以避難;司馬懿出生官宦之家,祖籍河內,年輕時就被曹操聘請為世子曹丕的書友,哪用跑到荊州拜司馬徽為師?
固然,中國文學也可以如日本般創作歷史小說,但出版社不問典故,又沒有註明是現代創作,小朋友拿着故事書看時,以為是「偉人列傳」般背誦,長大後以為是真的故事,就貽笑大方了。停課期間要向小朋友說歷史故事,還是先由《孔融讓梨》開始吧。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