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月9日

青斯 志在天地

新資訊世界

在第四波新冠肺炎肆虐下,整個冬至聖誕新年和往年不一樣。節日燈飾依舊,但限聚令下沒大型親友聚會,節日歡愉只能小眾分享。百業受影響下,普羅市民都希望2020年的厄運能盡快離去,期望2021年能為香港帶來新景象。農曆年應要在口罩等新常態下度過,能否奢望可實體拜年,互相祝賀,毋須倚仗虛擬世界呢?

新冠肺炎令我們開拓許多虛擬領域,如網上授課、考試、會診治病等,最近死因庭也容許證人透過虛擬影像模擬案發情景,讓陪審團更掌握實況!可見虛擬世界、影像對這代人有多重要。早年有套科幻片名Matrix,片中主角遊走於虛擬和現實世界中。當初若沒細讀故事大綱也難掌握內容!虛擬世界的威力亦在無數社會運動中顯露出來。

似是而非

我對虛擬世界的認知不及年輕人。首次退休後學懂臉書,但只限發相片文章的帖文,少轉載或發掘資訊。經歷社會運動和新冠肺炎的洗禮,對虛擬世界和社交媒體認識多了,發覺在觀看某題材視頻時,就有類近題材的視頻彈出,好像有人在監視自己在媒體的舉動一樣。媒體介面從單向的報紙,發展到收音機電視機,及現在相向互動、既主又客的互聯網;由筆友到臉書友,似乎每項革新都擴展我們的想像空間。

社交媒體是個既刺激又遍布陷阱的新世界。社交媒體有10多種,對我這新手能知幾個也算好。當媒體的操作把類近的視頻彈出時,會予人錯覺許多人持相同意見,令人不想找持不同意見的視頻,變相加劇兩極化。社交媒體對醫生更具挑戰,就以臉書為例,這是醫生的私生活和空間,理應受保障。然而醫生社會地位崇高兼受尊重,若別人知悉說話來自醫生,份量和可信性就自然提升,所以醫生的公私界線是模糊的,就算私人場合說話也要小心。從另一角度看,近年不少醫護都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做健康教育。互聯網實在充斥太多這類資訊,有些似是而非,就算我是醫生也要做資料蒐集才能證真僞,遑論普通市民。亦見過移花接木,硬說是某醫生說的!健康教育和推崇自己的專業服務這界線又怎去定呢?最近幫香港醫專做了個調查,不少醫生牙醫同業都希望見到一些專業指引,以防跌進陷阱!

當今資訊世紀凡事講求透明,因資訊就是力量。社交媒體滲透高傳播快,但訊息真僞難分!高發言自由度的前提是有事實根據並為發言負責。社交媒體純靠自律未必可行,冀規管有序勿矯枉過正。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