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信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總是經過再三的試煉,熬過一些共同跨越的難關,在危急存亡之秋,彼此交換過一個眼神,做過一些舉動和決定,肝膽相照,讓大家深深相信,和這人交心,應該錯不了。
但要摧毀互信,卻可發生於一旦。
自從沙士以來,香港人就是相信醫護,就是相信袁國勇教授。教授十多年來都是同一個造型,同一款衣着,同一把溫柔淡定的聲線,如兵荒馬亂之中一根定海神針,香港人看見就安心了、定當了。中間或曾有刊出了文章又撤回的「奇案」,但多年累積的感情,底子還真算厚,大部分人仍然選擇相信。
於是疫苗問題出來了,你會信誰?你當然會考慮那人那單位的前科,有沒有言而無信,有否遵守承諾,有沒有龍門亂搬,有沒有張着眼睛說大話,有沒有明目張膽、擺明車馬地把我當儍子欺負……生死攸關,每個人都會變方丈,都會揭開心中那本數簿。
志雲大師說,高官率先接種疫苗未必足以說服市民,或要到袁教授肯打,市民才會有信心。偏偏幾個月前,袁教授才在訪問中說過,即使美國疫苗面世,自己也會等一年,了解清楚副作用才會接種,期間他會選擇用口罩防疫。
看清楚呀,不要屈教授,他是說美國疫苗都要觀察一年,應該並無弦外之音,純粹發自真心,亦是合乎常理與人情的看法。不過,面對記者追問對香港首批疫苗的意見,教授亦有備而來,一方面說梗係相信港大團隊自行研發的疫苗,但又勸香港人不要擔心內地製造疫苗的品質。堂堂大教授,不好出爾反爾,又怕順得哥情失嫂意,真係辛苦晒!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