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15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反思「都大」

「你哪間大學畢業?」「我都會大學畢業的。」「我知你會大學畢業,但請問哪間?」「都會大學畢業。」……公開大學即將改名都會大學,立刻被網民創作笑話,甚至變「都係大學」、「香港都係大鑊」。

不談爛gag,不談枯燥資料,談談我對它的感性認知。

香港公開大學前身香港公開進修學院,成立於1989年。那時筆者還是個中學生,每晚為港大中大夢魂縈繞,忽傳來公開進修學院也提供學士學位,頓覺遊戲規則大搗亂,同學們嚷着要去排隊說:「聽聞不計較成績就收,今後不用拚命考公開試啊。」(首屆派表之日真的排長龍)又有同學不屑說:「學位歸學位,但認受性肯定不及兩大般高吧。」

得不償失

人性正正如此,一方面埋怨專上教育學額不足導致躋身困難,一方面到人家門檻降低又覺得索然無味。從經濟學解釋,供應增加,自然令聲價貶值。日後港府一再放寬(公開進修學院1997年升格公開大學),未見整體民智提高,只見大學生過剩,得不償失,乃市場定律。

以公大為例,一早失卻提供超齡者在職進修機會的原意。社會富裕,父母不捨得孩子讀完中學便投身職場,半工讀情況減少,公大改為招收應屆文憑試考生入讀全日制為主,根本已經與其他大學無異。惟出於歷史較短和各種因素,一直排名叨陪末席。

想振作,「必也正名乎」是好辦法,撇甩「公開」以為無要求的誤會。但我不得不說,可惜新寶號愈改愈差。都會大學,明顯源自西方概念,美國紐約市有Metropolitan College of New York,直譯都會,猶如City University直譯城市。據校方說,有與時並進含意。殊不知,都會一詞已不時髦,倒帶點庸俗過氣商場甚至夜總會的味道!簡稱「都大」,結合該校長期包尾的尷尬地位,的確會惹來「都係大學」之譏的。

朋友,我並非貧嘴貧舌玩文字遊戲。堂堂專上學府,起名應該慎重,連簡稱或可能引發的笑柄亦要考慮周詳,新聞說,這是經過校方採納千多份建議而定出,則未免失望了。一味所謂與時並進,缺乏創見。

沒有個性

百世基業,不必貪潮流。清華大學「水木清華」(出自晉朝詩句),復旦大學「旦復旦兮」(出自《尚書》),氣象恢宏,說古意很古意,卻從沒有人因此懷疑過它們不夠與時並進。香港的崇基學院(崇仰基督)、新亞書院(以新亞洲觀念接通世界),志向鮮明;以至珠海和嶺南洋溢鄉土情懷,一一令人神往。

只能說,都會大學迴避了個性、迴避了立場,在寒蟬效應年頭,空餘悶聲發大財。

圖片:網上圖片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