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5日
近年好友小戴搵夠了,加上又沒有「家累」,於是提早退休過優皮生活。他為人好客,經常在家做番幾味宴客,令班哥大飽口福,但他做的菜式通常都以蒸、烚為主,比較簡單,但他煮意多多,往往令人驚艷。
日前他在北河街龍躉專門店弄來三副龍躉扣,這回難到他了,不知如何炮製,於是來電請教,班哥一時雅興大發,着他不如來個龍躉宴客,滿足一下饞友的口福,結果他真的着手張羅,更發來自擬的餐單。這「班哥龍躉宴」:龍袍二弄、涼拌龍躉皮、胡椒欖大生地燉海蛇乾湯、遠年陳皮黑蒜蒸頭腩、粟米籽香煎龍躉肝、鮑角走地雞炆龍躉扣、蒜子火腩炆龍躉翅、上湯龍躉肉餃子,由於這些菜式在家不好弄,於是移師阿一徒弟基哥主理的富家閣,基哥看了餐單後,又加了他的煮意,有老菜脯韭菜煎蛋、墨汁魷魚仔、薑葱大肉蟹、霉香馬友鹹魚蒸肉餅、薑米蒸黃魚春。好友Phiilp君更帶來了當歸味燒鵝和脆門鱔皮,和一瓶舊裝軒尼詩XO。另外,小戴帶來香檳氣酒。單尾是40年陳皮紅豆沙,雖然菜品有點亂,但眾人熱情難卻,一樣大快朵頤。
滿口骨膠原
第一次吃「涼拌龍躉皮」,比普通魚皮多了一份骨膠原口感,基哥很聰明用鹽漬的茄子墊底,又是另一番風味。「粟米籽煎龍躉肝」是把魚肝切片沾上粟米籽,煎出來效果不錯,十分脆口,少了油膩感。但這魚肝有人不敢吃,因怕有重金屬,我卻說道,古人拚死吃河豚都敢,這算什麼?於是眾人釋懷馬上下箸了。
蒸頭腩用的是40年舊陳皮,香氣四溢。主角是龍躉扣外,還有基哥秘製鮑魚,加走地雞和南非鮑魚角,共冶一鍋。那魚扣腍滑,吃來有層次感,和吃大花膠一樣。雞和鮑魚都變了配菜了。
「蒜子火腩燜龍躉翅」則火候恰到好處,魚皮下和翅骨相連的魚肉,嫩滑無比,吃到滿嘴都是骨膠原,太滿足了。單尾的「40年陳皮紅豆沙」,更為龍躉宴畫龍點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阿蘇,又搞乜嘢傢伙啊! |
上一篇: | 秘製「嘉義雞絲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