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新冠肺炎重創航空業,國泰接受注資後仍招架不來,要放棄港龍品牌,辭退港龍全部和國泰部分員工共5000多人,全城嘩然,批評聲此起彼落!從國泰董事局成員口中得知,國泰管理層及董事局經深思熟慮,商討過不同方案利弊後,才作出此令士氣蕩然無存的痛苦決定。受重創的全球航空業動輒裁員二三成,在理性層面,可理解國泰裁員的無可避免性。
理性歸理性,但感性仍要處理。每位機構高層都常把「人才是機構最重要資產」這句話掛口邊,然而機構若陷生死存亡時,逼於無奈也得裁員!哈佛商學院寫的管理學教材,說就算裁員也要做得人性化!新聞節目訪問港龍員工的感受,問若夫婦同任職港龍的,能否只辭退一人?有一覺醒來的,發現公司不見了,連說再會的機會都沒有,聞者心酸!是否足夠人性化呢?
五折支薪
當年九七金融風暴後,醫管局遭政府下調經常性撥款噩運。醫療開支佔政府支出一定百分比,當政府收入減少時,支出亦會減少。政府在2000-01年度推出為期3年的資源增值計劃,令醫管局的撥款減掉5%,但醫管局仍要保障所有醫護畢業生的就業,逼得改變所有新聘員工的薪酬福利,變相減新入職者薪酬,並實施合約制,醫生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培訓,合約期滿後能否完成培訓者都要離開。這種下日後新一代醫護因同工不同酬,衍生的內部張力和矛盾,失去對機構的向心力和信任。
有見新入職醫生要用合約制受聘和減薪,當年就有善心腸的醫生說,能否現職者都齊齊減薪,去保障新入職者工資,減少同工不同酬情況?當年我未做管理,不知有否討論過這概念,但知要說服全體同事減薪,讓新入職者享同等待遇殊不簡單,要既得利益者放棄利益絕非易事!醫管局在日後的減薪行動中,亦明顯見到一定數量的不同意者。
把這方案放到國泰,能保住5000多人飯碗嗎?原來國泰員工在放無薪假等影響下,已等於七折支薪,若再減四分一工資去保5000多人的職位,變相等於五折支薪,相信很多人都不接受;再者復甦無期,再拖下去始終仍要裁員;就算旅遊業復甦,也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回到新冠肺炎前市道!這世紀疫症引發的挑戰,不容易從文獻找到答案,日後所做的一切都會成為教材!
疫情下百業蕭條,社會又環環緊扣緊密互動,倒閉潮恐怕還陸續有來。大家要認真切實做好防疫工作,守好自己這關,才是走出疫情,令經濟早日恢復的良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今冬恐遇「破紀錄寒冷」 |
上一篇: | 新冠流感 雙重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