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27日

馮康醫生 醫策縱橫

基層醫療的前路

10月頭,在公共衞生學院舉辦的醫療領袖課程中,和同學討論基層醫療的發展和前路。同學都是資深的醫護工作者,在各自的醫療單位擔當着領導的角色,其中幾位更加是家庭醫學專科的翹楚,但討論到香港基層醫療發展面對的挑戰和困局,好像都有三分疑惑、七分無奈!

去年第二季開始,到今年年頭,香港智經研究中心發表了有關基層醫療發展的研究報告和一系列文章,內容及分析豐富又深入。研究參考國際經驗,建立分析框架,提出「賦權三方、平台互通」的關鍵因素(三方是指社區、市民和醫護團隊),建議短中期(5至10年)及長期(10年)的發展策略。其中多項建議都是針對新成立的地區康健中心,以創新的運作模式建立地區康健網絡,整合協調社區服務資源。

我和同學討論這個問題時,覺得要改善香港的基層醫療,還是應該以基層醫生為核心,以地區為本。

香港的基層醫療主要由植根社區的私家醫生提供,不宜拘泥於家庭醫學的專科定位。政府有必要策略性地組織及支援他們的運作,加強他們在整個醫療體制的角色和融合。而所謂地區,也不宜停留在18區的層次,有必要落地到每一個公共屋邨、每一條舊區的街道。

這方面,新加坡似乎比我們又走快了一步。近年來,新加坡政府把在社區私人執業的普通科醫生組織起來,構成基層醫療網絡,給他們提供行政及專職醫療服務支援,結合他們作為國民計劃的夥伴,包括為慢性病人提供的藥物資助計劃及公共衞生防疫診所。新加坡的基層醫療在體制上和我們很類似,都是前英國殖民地,我們應該有很多互相學習的地方。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

 

[信健康] 發展基層醫療系統,支援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