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2020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回想身邊朋友在春季時分,還興致勃勃訂購聖誕特價機票到日本旅遊,但冬天還未到,環球航空公司就已經全部陷入水深火熱:在香港國泰航空宣布裁減數以千計員工的同日,日本ANA全日空也預告盈警,公布2020-21年全年預測虧蝕5000億日圓(約為360億港元),赤字規模為有史以來最多!到疫情稍退,旅客整裝待發可飛之日,可以選擇的航班,不知還有幾多。
鼓勵國民本地遊
自3月全球爆發新冠肺炎起,日本每月旅客數字連續6個月停留在四位數(所謂旅客,其實是願意接受14天隔離檢測的商務人士),昔日人流熙來攘往的京都和大阪心齋橋,今日已經不復昔日景象。為了刺激人流上升,日本政府自7月就推出多個津貼旅行計劃,鼓勵國民本地遊,但過往數年,外國遊客(特別是中、韓、台、港四地)帶來數以萬億計日圓消費,單靠本地客又怎能養活這麼多人?
要刺激人流,最後還是要向外國招手,日本傳媒本周披露,新首相菅義偉正命令官員草擬新一輪商務入境豁免,假如成真,未來只在日本停留72小時的公幹人士將可不用接受家居隔離檢疫。
獲得72小時到日本的機會,聽來好像十分吸引,但魔鬼原來在細節, 看了就教人望而卻步。首先,入境人士需要事前接受病毒檢測,確定是陰性才能入境;第二,有關人士在日本期間不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第三,有關人士需要事前向日本當局提交詳細行程表,除了商務會議地點及酒店外,基本上不會獲准到市區蹓躂、購物,甚至吃飯,是名副其實的 「Serious Business」!
公務搬上互聯網
看過這三點,就知道日本政府在放寬人流上,還是採取百分百的謹慎態度。要事前接受病毒檢測並不難,但在東京、大阪公幹,除了高級行政人員可能會獲客戶接送,誰能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再者,日本模式的商業活動,除了在會議室內看Power Point,還有會議外的聯誼飯局及酒局;現在到訪者日間辦完公務,晚上就請自行回到酒店房間吃Room Service,這麼枯燥無味的公幹,以網上會議方式代替便行,何須親身飛到日本「坐監」?
與在東京工作的朋友們談起入境72小時豁免消息,他們都哭笑不得,覺得過去半年以來很多公司都讓員工在家工作,與國內及國外分公司按照時差開網絡會議,已成日常生活一部分。在環球經濟蕭條的今日,不少朋友均說管理層已經大幅削減未來預算,除非有產品一定要讓人客親身體驗(如新車),否則一切網上舉行,每次節省活動成本數以百萬日圓計。入境72小時聽來吸引,但實行起來,只怕是遲來的春天。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天譴論」與「異我說」 |
上一篇: | 夢在愛與痛的邊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