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0月3日

青斯 志在天地

走出困局

近來在思索香港怎能走出困局。聽過王于漸教授講「民生、民情、民粹」的課,知道年輕人面對收入減少、樓價上升、生活困難等現象,乃全球性科技進步結果,非香港獨有,更非我們這一代享受繁榮成果者為下一代製造的難題。作為經濟學者,王教授覺得透過出售公屋能逐步解決買樓難、財富不均等現象,但繃緊的民情又怎辦呢?

香港社會的撕裂已是不爭之事,令營商環境惡劣,加上新冠肺炎及中美角力,預計商舖的倒閉潮、失業率的上升會接踵而來,對民生帶來更多衝擊,社會更亂更撕裂!有什麼可改變這軌跡呢?

不會出賣我

以前討論過,社會的不確定性,產生兩極化,造成社會撕裂。拿六七暴動和現在比較, 六七暴動起因與文革有關,但香港並非沒內在民生民情問題,五六年的雙十暴動,和六六年天星小輪加價引發的九龍騷亂,可見一斑,但撕裂程度未及今天。暴動後港英政府做很多修補工作,如香港節等。文革後期中美建交,中國進入聯合國和逐漸開放,帶動七八十年代香港的經濟起飛,不難看到香港和內地的息息相關處。中國能走出建國後的無數政治運動、天災和十年文革動亂,改善經濟民生,我們應否對香港抱多點樂觀態度呢?

要修補撕裂,溝通和信任都重要, 但什麼是「信任」?最近讀《信任的科學:夫妻的情感協調》這書,知道近年神經生理學發展神速,已發現信任的建立和催產素(oxytocin)有關,領略到信任是有信心對方會捍衞我的利益,不會出賣我。在情緒層面,信任是當我有需要時,對方會給予支援,並非置諸不理。香港政府要向中央負責,也要向港人負責,怎樣才能被港人覺得他們在捍衞港人利益,不會因個人利益、仕途而出賣港人利益呢?現在經濟下滑,港人普遍對前景悲觀,有移民暗湧時,香港仍需明日大嶼的填海造地計劃嗎?我一向支持大型基建,但對明日大嶼也有所保留。還記得回歸前港英政府的玫瑰園計劃,也不斷受到要把儲備用光的抨擊嗎?現在是溝通重建信任的契機,可惜撕裂時更難找到可信和中肯的聲音,令鴻溝反而加深!

既不能期待政府短期內做些什麼,港人就要自救!這和年頭疫情初現,大家趕購口罩潔手液避免聚會一樣。醫療領域現在是強調自我管理,為自己健康作主。社會領域上,是否應想盡辦法自救,重建民間互信和互助,信任別人,少無謂質疑,共渡難關。香港底子雄厚,大家若能保存實力,積極改變兩極化情況,定能把鐘擺慢慢移回中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