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
去年落成的朗思國際幼稚園/幼兒園(南昌),位處港鐵南昌站上蓋的V Walk商場,交通十分方便,為區內外學童提供兩文三語學前教育。
蔡麗如總校長深信,學前教育是發掘及發展幼兒潛能的關鍵時期,因此非常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全面發展。
該校推行多元文化的靈活學習環境,教學方面採用遊戲、主題分享及探究式教學法,擴闊幼兒視野,協助他們發揮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未來以家校合作為發展重點,增進老師和家長交流,共同培育自信小孩。
朗思國際幼稚園/幼兒園自1994年於藍田麗港城創校以來,先後增設馬鞍山、美孚、九龍塘分校,南昌為去年新落成的第五間校舍。蔡麗如總校長認為南昌新校最大優勢是交通四通八達,南昌站周邊幼稚園為數不多,校舍正切合區內對國際幼兒園的需求。「麗港城及美孚分校距離港鐵站需步行10分鐘,馬鞍山校舍算近港鐵站,但也不夠南昌校舍位處V Walk商場地下那麼方便。」
該校其中一個特色是擁有多元文化的教師團隊,透過聽、講、讀、寫4個步驟,營造「全語文」學習環境,循序漸進地教授母語、英語及普通話。
「語文方面,我們有中文和英文雙班主任,中文以廣東話教授,透過不同學習、遊戲活動,鞏固幼兒中英文基礎。另外安排小朋友分組進行活動時,由普通話老師輪流跟每位小朋友打招呼、溝通交流,主要讓小朋友在一個全語文的自然環境中,接觸及與其他人互動、探究學習過程,主動建構出語言知識。」
她同時重視閱讀,鼓勵小孩廣閱圖書,分享故事。「我們不是傳統教學模式,每天教小朋友指定內容,然後家長回家緊張地陪小朋友溫習,而是鼓勵兒童透過生活經驗講故事學習,因為當小朋友喜歡一個故事,可以聽10次也不厭,也記得所有內容與人分享。」
蔡總校長以6W為幼兒學習基礎,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何解(Why)及如何(How)。3歲幼兒先學首3個W,4歲增至首5個W,到5歲便學畢6個W。
「我們是學習型機構,想小朋友主動學習,就要構思如何增加教學的趣味和創意。無論是平日交談、說故事,我們用6W引導小朋友去表達。這6個疑問詞啟發小孩思考,例如畫內有花、小孩和花園,小朋友透過6W方式形容畫中故事,慢慢訓練他們邏輯思考,對將來作文很有用。」
遊戲探究毋須硬記
蔡總校長修讀數學出身,她表示數學不是硬記,而是讓人思考,培養分析與邏輯思維,因此,她很着重培養幼兒的創意和邏輯思維。「例如街市姐姐講價錢、講優惠,計算快轉數快,很有邏輯思維。如果小朋友掌握邏輯思維,對將來長大吸收知識非常有用,亦對生活事情有一定敏感度。」
她指許多人死背乘數表,沒有靈活運用,其實沒有意思。「正如許多小朋友面試,只懂背模擬答案,變成無思考能力。創意和邏輯思維是最基本,應放手讓小朋友幻想,不要設特定答案,所以我們透過遊戲形式,鼓勵他們用不同方法玩,從每件事尋找不同價值,就會有創意。」
無論由老師計劃的主題活動,抑或孩子主導的設計活動,都是從遊戲及探究中學習,同時給予幼兒空間去運用不同語言,學習更多詞彙。「好奇心是學習的原動力,小朋友是有能力和主動學習者,在遊戲過程中會隨着好奇心而不斷探索,老師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及解決問題。」
不過每個小朋友性格不同,有時出現學習差異,所以很講究老師的耐性和能力,蔡總校長表示:「我常說不是小朋友蠢,而是老師夠不夠創意,只要老師夠創意,想出不同方法,總會令小朋友學識。所以我們聘請老師,偏向選擇一些鍾意玩、不是傳統學術類型的人,因為老師不只是教,同時要令小朋友肯改變自己,敢於挑戰自己。」
感官刺激引發好奇
另一方面,她認為利用感官學習非常有效,學校會按學習主題安排相關的參觀活動,不單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亦透過體驗及學習加深他們對主題的認識。在參觀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引導及鼓勵孩子透過感官去觀察、探索及表達意見。
「參觀活動有助把課室的學習伸延至日常生活,促進他們把學習與生活經驗緊扣,活學活用,融會貫通。我鼓勵家長放假多帶小朋友出外,例如逛公園,聞花朵青草味道、看大自然、聽雀鳥聲等,透過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刺激他們的好奇心。即使在家也有很多家具可成為教材,啟發小孩的五官刺激和好奇心。」
要成為遊戲主導、活動式學習型的學校,她坦言絕不容易。「要小朋友玩,又要增長知識、技能和良好態度,同時老師和家長也要享受當中,才能堅持下去。所以每年家長講座,我都會清楚分享學校理念,希望家長認同並配合學校教法,回家亦願意抽時間陪小朋友玩。」
蔡總校長曾於跨國企業擔任招聘工作,讓她了解企業的人才要求,因而加入幼兒教育界,結合過往經驗培育下一代。「社會需要懂溝通和解決問題的人,但許多香港學生學術成績出色、計數叻,卻不懂說話。見過一些博士生轉數慢,表達能力不如學士生,所以應從小建立自信。」
她期望培育出活潑、具自信的小孩,亦鼓勵家長按小朋友的性格和能力選擇合適學校。「自信心的建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寧願讓孩子在二線學校考第一,比在一線學校考最尾好。同時家長要多與小朋友溝通,別那麼快否定孩子,當然也不要一味亂讚,反而小朋友肯嘗試新挑戰,一句good try也是鼓勵。」
蔡總校長從事教育工作26年,遇過不少N班幼兒回校便哭,她笑言,只要肯動腦筋,分散他們注意力,問題自然解決。「有個小朋友回來便不停找媽媽,我與他傾談,問他媽媽的電話號碼,雖然他得兩歲也會記得。於是我繼續跟他聊天,說忘記了媽媽的電話號碼,要他再說,之後扮無人接聽,轉頭再打,便帶他做其他活動,他好快忘了哭。有些小朋友只要一哭便給他紙巾抹眼淚,然後要他放進垃圾桶,聽完指令,他便忘記了哭。」
視像上課也有好處
回想起去年8月N班回校上適應周,小朋友哭個不停。她指今年N班小朋友在家用Zoom上課和見老師,反而不哭。「最意想不到是N班回校竟然不怕老師,甚至主動稱呼老師,沒有扭計,也哭少了。起初家長擔心小朋友用Zoom坐不定,但在群組發現其他小朋友可以坐定定,又看到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質素,過程中不但豐富家長的見識,也學到怎樣令小朋友專注、怎樣去教育小孩。」她指未來目標致力發展家校合作,透過家長工作坊,增進老師和家長互相交流,共同培育自信小孩。
2020-2021年度N班面試將於11月進行,她表示視乎疫情發展決定方式。「主要藉面試看看家長是否了解及配合學校的教育方針、平日如何照顧小朋友、期望小孩將來如何等。始終一歲幼兒未必懂說話,有些甚至由家長抱來面試,但他們對語言有反應,例如問媽媽在哪兒?會望向媽媽。有些一歲懂說話,問身邊是誰、誰帶你來,他們懂答爸爸或媽媽。」
不過,並非每個小朋友都肯說話回應,她遇過兩歲幼兒來面試,愛觀察但不愛說話,老師面試時要他穿珠仔、畫畫等,他會聽指令及做好。「有些小孩不愛說話,可能家中沒有人跟他說話,我們鼓勵家長多與他們溝通。」
提到畢業生出路,她說主要銜接3類小學:資助及津貼小學、直資及私立小學、國際學校。每年旗下幼稚園/幼兒園約10%畢業生升讀朗思國際學校,而根據2019-2020年度資料,整體有70%入讀心儀直資及私立小學。
朗思國際幼稚園/幼兒園(南昌)
學校類型:私立獨立、創校年份:2019年
總校長:蔡麗如女士
學生性別:男女、教學團隊:20人
教學語言:廣東話、英語、普通話
學制:半日及全日制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獨有室內瀑布牆 |
上一篇: | 對抗化療副作用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