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
在這段生活苦悶的日子裏,如何苦中作樂,確是大學問。雖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港人現時面對的無力感,相信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地的你我他,才會有切身感受。卡記覺得,有時人真的需要一些想像力,幻想自己去到一個充滿童真的世界,暫時擺脫如此荒誕殘酷的現實處境,未嘗不是樂事一樁。
上周六,日本藝術家青島千穗在香港首次舉辦個展《淚會飄向外太空》(至11月14日,K11 ATELIER),展出一系列數碼動畫、雕塑和手繪作品。不論是她早期創作的數碼作品,還是她最近在實驗的手繪陶瓷,均注入了青島千穗所創造的夢幻景象。在這個幻想世界,建築物都化成童話般的生物,樹木會走路也會說話,精靈在墓地裏徘徊。她甚至在諸如海嘯的世界末日影像中,置入一個令人嚮往的新世界。她的作品激發了我們對另一個世界的想像,一個縱使我們無法看見卻包圍着我們的世界。
幻想世界
青島首個受到全球矚目的作品,要追溯至她2000年代初期使用Adobe Illustrator繪圖軟件製作的超現實主義場景。數碼媒介為她的圖像輸出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它們可以任何尺寸的噴墨或彩色顯像進行打印,並像尋常裱框作品般,固定在樹脂玻璃框內,或者成為覆蓋整幅牆壁的壁畫。青島在倫敦告羅士打道地鐵站和紐約聯合廣場地鐵站的壁畫裝置,即把其數碼作品轉化成大型的公共藝術,誘使如紐約人奔波勞碌的乘客亦不禁駐足欣賞她創造的擬人化摩天大樓。
青島千穗沒有受過正規的藝術教育,只是持之以恒地練習水彩繪畫,並在過去數年繪畫了數百幅畫作。其創作的人物會在某些作品中,透過泡泡對話框進行活躍的交流。骷髏頭骨會對兔子說:「你不知道嗎?當我們死時,我們所有人都會變成頭骨!」有些時候,青島會把對話放進作品標題中。她創造的化身Moimoi喜歡在大自然嬉戲,並特別喜歡墓地。Moimoi在她進入墳墓前,向她的貓咪朋友喊道:「雖然有點擁擠,但進來吧!」
賦予生命
神靈、女神、精靈、植物,以至建築物,都在青島的畫作中被賦予真實的生命,然而在其錄像作品中,這些通通都變得更栩栩如生。青島與紐西蘭動畫設計師布魯斯法格森(Bruce Ferguson)聯手合作,製作出迄今為止她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她首部動畫作City Glow(2005)創造了一種循環敍事,以7分鐘作為一天並不斷循環。另一件作品Takaamanohara是一具有3D音景的多頻道錄像投影,於2015年在西雅圖首度發表,隨後在東京及其他地方放映。在這個錄像中,整個世界濃縮地在7分鐘內完成了整個生命周期。影片描繪了火山爆發和海嘯後等待重建的世界,擬人化的建築、精靈般的動物和童話般的人物紛紛誕生,拼湊出迷人的景觀。
圖片版權:c2005-2020 Chiho Aoshima/Kaikai Kiki
圖片提供:貝浩登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