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12日

張綺霞 訪談錄

鐘錶老店推廣大員講市場狀況 曾子禧:盡量尋求一個平衡點

疫情下,零售業普遍受重創,而奢侈品尤其受影響,本地腕錶零售老字號東方表行的大中華區市場推廣部主管曾子禧(Anthony)也表示,整個行業在疫情中最大跌幅為七成,真的很嚴峻,而在新年和五一等旺季更嚴重到「跌無可跌」的地步,但他表示,公司對後市仍審慎樂觀,「我們對於成個零售市道有一個復甦的期盼,因此也要為此做些策略。」

預計未來經濟將會轉差,但他表示,在差的環境中也會有不同做法,例如減少存貨量、構思新推廣或者優惠,也會跟業主商討減租,「也是盡量去尋求一個平衡點」。

訪問約在中環的東方表行總店,早上人流疏落,雖然已有各種防疫措施,但Anthony坦言,要顧客恢復消費信心有一定難度。

他指出,整個行業在疫情中最大跌幅為七成,「是真的很嚴峻,尤其是3、4月的時候。」在新年和五一等旺季,人流是跌到「跌無可跌」的地步,幸好他們公司沒有太側重某方面的顧客群,因此就算沒有了旅客和自由行,影響也較其他錶行輕微,仍能在逆市中維持。他表示,店內人流比去年跌八成,「去年社會動盪雖然也影響人流,但未至於像如今疫情那樣,人們不敢出街,就算口袋中有預算有心水,也暫時不去買,始終奢侈品不是必需品,不是米或廁紙,人們要買時也會考慮很多。」

收入上,公司剛過去的財政年度比前年跌了兩成多,聽上去不是很嚴重,但他解釋,財政年度主要涵蓋疫情剛開始的時間,影響仍未能確切反映,而在6月,公司更發出盈利預警。「雖然我們主力做本地客生意,但本地人不是沒有預算,而是沒有安全感逛街,加上各種因素,預期現在的財政年度將會有更大隱憂。但我們是穩健的機構,資金充裕,也做好內部的節流管理,希望在這周期內輸少當贏。只要條例放寬,市場穩定,我們深信顧客會出來消費。」

瑞士錶廠亦停工

雖然人流減少,但他們如常營業,並以高價續租處於熱門遊行示威區域的店舖,於中環的總店早於社會運動開展前搬到如今位置,就算其後附近常有示威,因屬中心地段的關係,也有不少新的顧客路過走進,「的確增加了很多人流」。

疫情期間,路過而走進店內光顧的顧客大幅減少,各行各業也發展出不同的應對方法,希望人們更有信心。Anthony表示,除了一般的防疫措施,他們為每隻錶包上薄膜,方便試戴後消毒清潔。「在細微的地方我們盡量做多些,希望挽回顧客的信心。」

雖然經營困難,但他笑言,香港人都是能屈能伸,就算真的跌得很厲害,也不能只是坐着等它復甦,要盡力想辦法推廣和銷售,例如他們下了很多苦工去早些跟品牌溝通,知道更多市場新資訊,及早制訂合作計劃。如今在店內進行的各種推廣,其實是在疫情最嚴重時已訂好。

趁着這次疫情,手錶製造商和店舖也開拓了不少賣錶的新方法。「疫情期間好多錶展都取消或延期,但新錶仍透過網上發布。」

除了人流減少,供貨也因為疫情受影響,尤其是歐洲鐘錶品牌和生產商受到衝擊。「很多瑞士錶廠已經停廠,少則一兩個月,多則兩三個月,許多零件和工序都因此停擺,要重新恢復,並不是按一個按鈕那麼簡單,也要經過一個適應期,因此整個工序就慢下來了。向好的地方想,就是大家一起暫停,然後再一起重新開始,也讓大家想清楚,改良整個銷售策略,讓顧客有更多時間消化資訊,某程度上可以創造出專屬於這個時間的雙贏狀態。」

三代員工與客人

東方表行成立於1961年,1993年東方表行集團(00398)在香港上市,這些年來在香港及澳門維持十二三間分店的規模。「許多客人、員工和我們一起度過了60年,有些客人三代都光顧,也有一些員工做足三代。」

近年腕錶銷情增長放緩,主要是年輕一代不太喜歡買錶,Anthony表示,有見人們看不到錶的價值,他們更要從這方面着手推廣。「現在人們要知道時間多是看手提電話而不是錶,但錶其實是代表一個身份,某程度上是可以去配合場合,配合用家的格調,就算是年輕用家,也不需要有太多腕錶,但至少要有一兩隻體面、切合性格的。不一定戴皮帶錶才能出席正式場合,如果比較多汗、喜歡做運動的人,反而容易讓錶帶氧化,可現在也有不少鏈帶錶款可選擇。」

而一些比較運動、街頭時裝的品牌,也開始做高檔款的錶,無論上班下班都能佩戴,甚至可以自行換帶,「大家都不斷演變,以迎合市場需要。」

內地客需求改變

他們也舉辦過不少鐘錶工作坊,讓年輕一代參與製作,體會工藝。「許多年輕人都覺得錶很傳統老土,對於高工藝或高技藝的錶,也認為看上去簡單,不值得賣貴那麼多。我們就與品牌一起舉辦仿琺瑯彩繪工作坊,讓他們認識當中工藝,體會當中工藝的繁複,畫錯一筆或畫歪了,到燒製時有什麼意外出現氣泡,其實成塊錶面可能就要報銷。」

不少內地遊客也喜歡在香港購買手錶,Anthony表示,他們的需求和本地客很不一樣。「六七年前,旅客受送禮文化影響,都十分講究昂貴高檔的材質,價錢高一些也能接受,因為送禮要有體面。但近5年,自由行和本地客一樣,變成用家主導,之前有些品牌為了迎合送禮文化,也多做了貴金屬和奢華的款式,後來市場轉變,經過一兩年的微調時間,無論品牌還是我們入貨上,都盡量量入為出,也專門挑些用家為本的材質,例如鋼、銅,這些價格屬入門或中價的,就相對便宜些。」

他指出社會運動後,市場由用家主導變成理智型消費,「從前用家也會覺得可多買幾隻傍身,這兩年可能因為大環境、社會氣候、經濟狀況,不同的貿易狀態令大家更謹慎。」

香港經歷了多次金融危機,也捱過沙士,可見危中也會有機,Anthony認真地說:「每一個難關都是辛苦和困難的,但我們一向講求穩中求勝,一向都很審慎,不會過分擴張,也不會什麼也不做,墨守成規,會在中間尋求自己的定位,沙士後我們的經營規模一直沒有很大轉變,香港有香港做,而國內則另外再開設分店,在這個周期,更能看見分散投資的好處。」

私人收藏30隻

Anthony在市場推廣上有20年資歷,做了這份工作6年半,加入東方表行前,曾在電子產品公司和時裝品牌任職,他笑言起初對鐘錶認識不多,只懂得時裝錶(fashion watches),不懂得真正的鐘錶。「時裝錶很多只是時裝品牌為擴展它們的產品,委託其他廠幫忙生產,然後加上自己品牌的標誌。當然有些有自己錶廠很專注做的話就另作別論。剛進來也很感挑戰。」

 

加入公司初期,他不時用時尚觸覺搭夠鐘錶知識的不足,並不斷學習,除了公司的訓練,也會請教修錶師傅、店舖主管、品牌負責人等。「原來鐘錶業有很多不同種類,不同價位,不同國家,除了瑞士還有德國、日本、意大利、英國等,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

他加入公司第一年就被派參與瑞士巴塞爾鐘錶展,眼界大開,尤其是親身參觀不同錶廠,看如何從生產一個零件到裝嵌,最後完成包裝推出市場,「瞬間就被鐘錶界的魔力吸引住,愈來愈喜歡。」自此他更投入工作,也開始收藏腕錶,如今藏品約有30隻。

不同電子產品和時裝業的急趕,他認為,從事鐘錶零售要更為仔細和清晰,「錶和其他產品不同,其他產品的需求是不定時地增加,例如電話電腦壞了衣服舊了就要換,但錶卻可以不斷累積,而且錶也很有故事,我本科讀語文,特別喜歡這些故事,透過參觀錶廠、跟鐘錶品牌創辦人聊天,發現每個都經歷很多高低起跌,克服後慢慢可以享受成果,同時想出新項目去強化自己,配合整個大潮流和趨勢。讓我真正感受到何謂活到老學到老。」

 

 

曾子禧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英文名:Anthony

學歷:蘇格蘭愛丁堡納皮爾大學國際節慶及活動管理市場營銷科學碩士

職銜:東方表行大中華區市場推廣部主管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