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7月13日

譚淑美 訪談錄

內地大搞治污減排 環保工業家鄭文聰:訂單多到接不完

跟鄭文聰(Daniel)談話個多小時,感覺是:真材實料。他對自己工廠轄下的項目瞭若指掌,不論宏觀或微觀,都能條理分明地講清楚。他是一名工業家,由錄影帶內的3支鋼針起家,那時全球每月出產的錄影帶,其中5000萬盒內的鋼針就出自他的廠。「3M、Kodak、TDK、SKC……都是我的客人。」

一次,因一間廢油回收廠倒閉,鄭文聰把它買下,從此投入環保行業。內地現時大搞環保如污水處理,他曾跟朋友豪言:「內地的單多到接不完!」此外,目前香港有10個郊野公園廁所及一些豪宅項目的「生化廁所」,都由他的工廠製造。這些廁所把污水回收過濾變回廁所水,大大節省興建污水管的成本。

鄭文聰的聲音很磁性,他笑言是聲沙而已,但他其實是友儕之間的歌王,飲歌是Bee Gees的To Love Somebody

鄭文聰最早靠做錄影帶內的鋼針起家,他拿出一盒「遠古」錄影帶,指着內裏的3支銀色鋼針,「我們當時是全世界最大的供應商,3M、Kodak、TDK、SKC……都是我的客人。」他指:「鋼針是用來減低(播放錄影帶時的)磨擦,我們以1角一粒出售,3粒即是3角。如果這粒東西出事,就會造成雪花。客人不會冒險買次貨,所以都來幫我買。」他驕傲地說,當年全球每月出產的錄影帶中,有5000萬盒用了他們的鋼針,「而我們賣了20年」。他形容自己做生意很專注,「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去研究呢粒嘢,會否刮花錄影帶,會否產生化學反應……都有研究。」

直至1993年,他購入現時元朗廠房的地皮,轉行去也。

「它原本是一間澳洲公司的廢油回收廠,但他們在興建不久後就破產。」他回憶有一天聽到這消息,感覺很可惜,「我雖然對回收毫無概念,但都決定去看一看。我跟工業邨的負責人說,先不要把它拆了,你給我一個月時間,我了解一下有無辦法保留它。然後,我找了很多朋友去了解此技術如何做,覺得不是無得做。雖然這廠房的設備是否合規格無人知,但我很大膽拍心口,把它買了。」

他笑着道:「工業邨畀了87箱文件,共1100張圖紙給我,我從這些文件摸索它原本的意圖,再把整間工廠『砌』回來。最初根本無生意做,我只記得不停寫支票出去,買些東西回來,睇吓整唔整到。」

雖然不停地燒錢,但鄭文聰深信香港有這需要,「若把它搞掂,就能將技術引入內地。」當他把所有組件撥亂反正後,才發覺「這套技術太舊了,差不多是三十至五十年代的技術,即是用蒸餾法,但舊時的油沒那麼多添加劑」。

他吸一口氣再說下去:「汽油演變得愈來愈複雜,差不多有逾10%都是添加劑。然後我們想了一個方法,就是用低溫處理,加上過濾──我們在美國找到一套震動技術,但那間公司不是做回收油的。還記得那美國佬說,我不保證在廢油行得通。我最後都決定去買,加以改良,真是做到廢油回收。」他拿了3支試管出來,顯示廢油由墨黑一片變成清澈的黃色。

 

將來是為水而戰

最初找鄭文聰做訪問,是因聽說他在商界朋友的圈子豪言壯語:「現在內地搞環保,工作多到我們接不完!」

鄭文聰不少環保生意都在內地,主要是工業廢水處理等,「廣東、北京、蒙古、陝西……大大小小有數十個項目,這些工廠從事五金、電鍍、輕工業、煤化工、食品。」他形容項目多到「接單都接唔切」,「東莞有兩個銷售部同事,都很忙,全中國都有人發訊息給他們。」

他甚有見解地說:「國內有句話:達標排放,其實如果能把水資源回收,使乜排放啫!每間小型污水廠有10萬噸重的水,為何排放它出去?可以把它回收!例如處理費是7角一噸,賣一噸水出去是3元。把水賣去天津,那兒缺水。」

鄭文聰認為未來水資源稀少,而即場回收水資源是最好的方法。他揚言:「將來打仗,是為水,而不是為油。油是能源,有很多替代品,如太陽能、風能,可是水卻沒有替代品。」他指,眾所周知香港水資源有部分來自東江水,「但東江水哪裏來?它其實是江西省的一個雨林。若氣候變化嚴重,它下不到這麼多雨水,來香港的水都會減少。」

他強調自己是生意人,「任何生意都要講經濟效益,不能說是為環保而做。否則此事必然沒有持久性,做環保生意都要講經濟效益。」

「生化廁所」新發展

目前本港郊野公園的10個公廁及新界圍村約140個公廁,都採用鄭文聰公司旗下的「生化廁所」,他把它叫做「小型污水處理廠」。「我們以分隔及細菌消化排泄物,在分隔方面,先要隔開一些如膠袋或衞生巾之類不能降解的東西。其他可降解的,我們打入氧氣,培植細菌,讓它們食掉排泄物,這樣不單可令過程加快,臭氣減少,也不會產生那麼多沼氣。」鄭文聰指出:「經處理的水,可以回收來沖廁。」

他還透露,在一些偏遠地區的新樓都採用這些「小型污水處理廠」,「新世界的傲瀧,以少於2000萬元的成本,處理了650個豪宅。」

他指出,規模小的「污水處理廠」價單由100萬至300萬元不等,視乎複雜程度。」他說,這不單有經濟效益,還有時間效益。「如果不用這個,他們要駁渠,或需要很長時間,快的話是7至8年,慢的話是10多年。如果你是地產商,會否花這個時間?而且,鋪渠成本高昂,大的話,幾千萬元1公里;小的話,數百萬元1公里。若你要整條渠,又要通過政府部門,很花工夫。」

世界邁向環保,他指現正發展「太陽能」生化廁所,「在疫情之前,中東有客人問我,在沙漠可否弄一個『小型污水廠』,我說可以,因沙漠陽光充足,利用太陽能板發電,就能令它自給自足,我們的研發已經成功。」至於香港,鄭文聰指香港日照時間短,而且多雲,儲電功能要好。「中東有長達14小時以上的日照,香港則只有6至7小時能量充足的日照。」

目光投向20年後

鄭文聰是生意人,他說自己目光遠大,總是把目光投向20年後。那麼問他20年後,世上有什麼環保新科技?「其實將來無論任何事物都與環保有關,例如我們穿的衣服,是否可以多功能?如冬暖夏涼。」他亦認為未來糧食資源可能不夠,「將來唯一可以生存的是農夫」。

鄭文聰曾是地球之友的主席,他說日常環保行為有「不吃魚翅,不浪費食物」,「我的女兒更環保,她的手袋有可循環使用的筷子、飲筒。」他與妻子只有一個女兒,而她正準備成為他的接班人。

對於中美貿易戰,他說對自己沒什麼影響,因主要市場都在亞洲。「大陸市場已很大,我們沒時間走到那麼遠。」至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過關不方便,幸而東莞有10多名同事。其實我們仍然很忙,香港辦公室連一天work at home都沒有,更遑論裁員減薪,反而還請人呢!」

鄭文聰早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大學工程學院修讀工業工程學士,「我要養自己,做過掃街、派報紙、花王、雜工、整冷氣……我的同學天天盤算周末去哪裏玩、買什麼車、哪間學校靚女多……而我則在忙打工。爸爸給我監護人每月200美元,監護人負責照顧我的生活。學費及其他生活費都是我自供自給。」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