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12日

馮康醫生 醫策縱橫

抗疫與經濟

踏進5月,歐美疫情有放緩的跡象,幾個疫情嚴重的國家,似乎都過了頂峰。各國的政府紛紛策劃逐步解除封鎖令,放鬆保持社交距離和留在家中的要求,恢復經濟活動。在美國,許多地方的群眾更加在政客的鼓勵下,上街遊行,爭取自由。「不自由,毋寧死」!

COVID-19對經濟的嚴重打擊毋庸置疑。在停止商業及社交活動的封鎖令下,全球經濟陷入休克狀態。許多國家首季的GDP,出現雙位數字的下挫。香港最新公布的數字,首季GDP按年收縮8.9%,私人消費開支、出口及與旅遊業有關的服務業急劇惡化,估計第二季會更加嚴重。有經濟學者認為經濟不景會持續到年底甚至更長的時間。

綜觀各國的抗疫政策,有三大方向:(一)以群體免疫為方針,保持經濟活動,避免封鎖措施;(二)以行政命令停止商業及社交活動,鼓勵家居檢疫,達至社交隔離;(三)積極進行病毒測試、緊密接觸者檢疫、受感染者隔離。不同的國家地區,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政策選擇,造成不同的效果。

以倫敦為基地的《金融時報》,以首天出現3個死亡個案作起點,跟進每個國家的疫情曲線。可以看到,在疫情開始約30天後,各國確診及死亡個案都會到達頂峰。在30天的轉折點,英美意法西的確診人數都遠遠高於同階段的中國,跟着緩緩下降,反映社區裏持續的感染風險。因此,歐洲國家在恢復經濟活動方面,都小心謹慎,循序漸進,盡量避免出現第二波的疫情。

反觀美國,曲線好像到了高峰,但並沒有下降,現在許多州政府冒失解封,後果實在堪虞!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

 

[信健康]捍衞健康非難事,抗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