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2月17日

譚淑美 訪談錄

父走佬母病逝自己患病 18歲優異生邵卓琳書寫艱苦人生

邵卓琳(Charlene),今年18歲。

才活了18年,她已經歷父親走佬,相依為命的母親因病離世,自己又患上青少年類風濕關節炎……可她沒有自暴自棄,在劏房與公屋之間長大的她,憑藉優異成績包括中文寫作卷5**、英文寫作卷5*、通識5**等,考入中文大學的工商管理系──雖然她去年有感選錯科而休學一年。

向來羞於把家事向同學訴說,去年她卻把人生每個盒子攤開來,寫成《我在十八歲前的掙扎》,書內除了記載上述經歷,她亦坦蕩蕩地承認是雙性戀者,愛情無分性別,「我喜歡的是那個人的靈魂。」她的書獲得城中名人Ben Sir(歐陽偉豪)的推薦。

這個世界有好多個卓琳。

有一個「卓林」,睇開娛樂版的人都不會陌生,同是單親家庭長大,男仔頭、非傳統異性戀者……但同名唔同命,人生之途,自己鋪路,邵卓琳選了一條大家都稱讚的康莊大道。

邵卓琳的筆名是卓琳,這是她的真名,「其實我還有個筆名,叫做八角,你看我的眼鏡都是八角形。」她托一托眼鏡道,鏡片之下是她童真小巧的臉,可她有一顆滄桑的靈魂。她的確較同齡的人成熟多了。「八角不是一碟餸的主角,卻可帶出餸菜的鮮味。它只是襯托角色,卻是佳餚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即使位處微小位置,都不要忘記自己的角色。」她如一個智者般道。

邵卓琳現正休學,「我希望改讀一些可以幫助社會的科目。」

去年DSE畢業,她在中大工商管理系只讀了一個月,就決定放棄,原因除了是她希望今年重新選科,另一些原因包括「母親去世後,我有很多手續要辦理,我也想放空一下。」然後她有點尷尬地笑道:「我也想趁着這段時間賺少少錢,我前嗰排唔夠錢開飯。」她主要的工作是幫人補習。

 

形容家庭很完整

一切由頭說起吧。邵卓琳的父親早於她幼年已離家而去。

「父母在我讀幼稚園或小學時離婚,」她淡然道:「此後,我和父親沒有什麼聯絡。」他在香港?「是,若我想找他的話,是可以找到的,但我沒有。」平時父親有找她嗎?「無。」生日也沒有找?「無。」連說兩個「無」,然後她繼續沒什麼表情地說:「我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兼任父職,我的家庭很完整。」母親高中畢業後做過sales、賣雪糕……後來母親患病,兩人依靠綜援過活。

她沒有忘記母親如何對她無微不至,「媽咪還健康的時候,每天為我擠牙膏在牙刷上;她每天較我早一小時起床,只為了弄便當給我。即使我們一起捱窮,但成長過程真是很amazing!」談起母親,她硬朗的臉頓變得柔和。她以手比劃:「那些便當很趣怪,不是名貴食材,但她會把飯糰設計成如鬆弛熊的模樣。若有同學生日,她會烤蛋糕讓我帶回學校去。」她甜甜地笑道。

考入大學,更是為了母親。

「我希望讓她過更好的生活。」她說話時好像在訴說着別人的故事,即使談到傷痛之處,她的聲調都沒有什麼變化。「我不能保證她榮華富貴,但我要確保她在未來衣食無憂。」

可是,噩耗還是來臨了。

在邵卓琳約小六的時候,母親確診白血病。

才12歲的她,要肩起照顧母親的責任。「抹屋、抹窗、拖地,我也要煮飯。」她輕笑一聲:「我煮過蛋包飯、排骨飯,拿去醫院給母親。我是上網學煮飯的,我個子不高,站在凳仔上煮飯。」她的媽媽是寄養小孩,親生父母不知所終。「婆婆公公(其母的養父母)對我們不太好,我也很少跟他們聯絡。」親人之中,與她最靠近的是父親的弟弟,即是她的三叔,「他是牧師,他也常埋怨父親,為何不照顧卓琳?」她指一指自己。媽媽去年不敵癌魔去世,她在母親去世後第二天,飛到英國參與射擊比賽,「身後事由我三叔處理」。

日常生活,卓琳說是自己靠自己。

「我不喜歡求人。」她眼神堅定地說。「三叔說如果我『好唔掂』,可以去他的家裏住。但我搞得掂,所以沒有去。」

對上一次見父親,是母親的喪禮之上。他從沒有給予她零用錢,「不過,他有畀帛金……」幾百蚊?「可能吧,我都忘記了。」

不讓同學知家境

卓琳在中學時靠綜援生活,每月僅有1000元零用錢,「吃飯、交通都靠這1000元。」雖然家貧,但她沒有花太多時間做兼職,「我讀書成績好,都有獎學金!」她帶點驕傲地說。她讀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大部分同學都來自富有家庭,學校有很多活動如交換生,或同學有很多聯誼節目,我都沒有能力參與。那時,我很害怕別人知道我的事情,放學兜路行免得別人知道我的住處──我住過『光房』,一幢很殘破的唐樓。」所謂「光房」是一些業主以優惠價向基層人士出租的房子。最窮的日子,她說在西灣河的一間劏房內。「這劏房細得我們要在廁所旁邊煮飯。」她想一想道:「還有母親剛入院的日子,手停口停,我們差不多沒錢開飯,每餐吃白飯加菜,最多加條臘腸。」她又笑了一聲:「銀行戶口得個零。」

媽媽如何教導她?

「她反而教我不要太看重金錢。」

別人贏在起跑線,她贏在線上看── 沒錢補習,她靠上網學習。「圖書館已可以學到好多嘢,不用花什麼金錢。」

除了媽媽與病魔搏鬥,她也被病魔扯着全身──青少年類風濕關節炎。

「我在中四開始發病,病發時只能攤在地上,不能穿衣,不能寫字。如果動的話,我會痛到喊。」她苦着臉道:「這是長期病,壓力大或轉季都有病發的機會。吃藥只能紓緩,暫沒有根治方法。若考公開試,我要在特別室考試,也獲加時。我考DSE時都有病發,寫得很慢,字跡也醜。」她指,病發頻率甚高,達每兩星期一次。

兩年前她於一個頒獎禮上遇到Ben Sir,那是一個基層模範學生類的頒獎禮。他聽到她的故事後覺得很特別,後來引薦她讀中大中文系,雖然她事後沒有選擇這學系,但Ben Sir亦很有義氣地為她的新書寫序。「媽咪想我讀一些出路更廣闊的學系──穩定的工作、唔使憂!」她坦然:「但我在中大讀工商管理系,很快就發現這不是我的興趣。」

習慣人生苦澀味

今年大學聯招,邵卓琳會再度報考大學。她說可能在社會工作學系與藝術文化學系之間作出選擇。「長遠來說,我想做社工或文化保育的工作。」

她成長的動力,來自改善媽媽的生活狀態。到她媽媽去世之時,她會否覺得失去人生目標?她用力地點點頭道:「我真是失去所有動力,也萌生過自殺念頭。我問自己,咁辛苦為乜?我什麼也得不到,就算我日後得到,我最愛的人已離開了我。」她把胸中的鬱結由刀尖轉到筆尖,把經歷書寫出來,成為了最佳的治療。邵卓琳講完她的故事。無論談到的低谷有多深,她都沒有掉一滴眼淚,語氣平淡得如靜止的湖水。尾聲,問她覺得人生艱難嗎?

她停頓4秒後才道:「難呀,人生很苦──但若你習慣那苦澀味,也沒什麼大不了。」她有哭過嗎?「有,一定有!」她笑了兩聲,聲調依舊硬朗。她把媽媽的骨灰裝在鏈墜上,永遠掛在心口。

 

邵卓琳小檔案

英文名:Charlene

年齡:18歲

出生地點:香港

著作:《我在十八歲前的掙扎》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