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新年伊始,全城市民不僅活在武肺疫情的陰霾下,還患了「盲搶炎」,搶口罩、搶廁紙、搶紙巾、搶搓手液、搶消毒用品、搶米……卡記前日逛超市,站在空空如也的廁紙用品貨架前,頓感無奈兼鬱悶。在這執「紙」之手與「紙」偕老的非常日子,卡記決定暫時放下煩惱,去看一場畫展,以藝術排解心中陰鬱。
一新美術館將於2月21日至5月2日舉行「華人油畫與傳統」展覽,展出共46幅出自二十世紀至當代24位華人藝術家的作品,當中包括傳奇女畫家潘玉良、被譽為「東方馬蒂斯」的丁衍庸、「留法三劍俠」吳冠中、朱德群和趙無極,以及沈平、林鳴崗、吳松、廖井梅等多位當代香港畫家。
表現東方意蘊
油畫是西方的傳統繪畫,中國傳統繪畫則以水墨畫為主。清代康熙年間,傳教士把油畫技法帶入中國宮廷;民國初期,不少青年學子先後赴英國、法國、日本等地學習西方油畫;中西往來頻繁後,油畫至今已為華人藝術家傳承下來。
早期的華人油畫家於創作時,往往融合中國傳統繪畫的理念和技法,以油彩寫出書法的線條、文人畫的情懷和風俗畫的風采。例如吳冠中借古人畫竹寄意,賦予油畫中國式的抒情。朱德群運用揮灑的草書手法,畫出各式抽象符號,去呈現「以實帶虛」的壯闊山水。趙無極從古代中國的視覺文化尋找靈感,仿照遠古甲骨與銅器的滄桑色調。吳松以物寓情,創出現代文人花鳥畫的意境。
這次展出的油畫全是本地收藏,風格各異。畫家雖來自不同背景,但他們皆利用西方油彩來表現中國傳統的東方意蘊,打破中西方的美學標準,為現代畫壇帶來既創新又富傳統味道的新力量。
畫家之一的潘玉良身世傳奇,她父母早亡,年少時被吸食鴉片的舅舅賣給青樓當妓女。一次機緣巧合下,她認識了海關監督潘贊化,潘贊化同情她的身世,後來娶了她做二房。婚後,她學習讀書識字,並向鄰居、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洪野教授學習繪畫,她的繪畫天分被發掘,潘贊化鼓勵她出國深造,並在精神及物質上支持她。1923年考取官費赴法留學,就讀於里昂國立美專、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後轉入意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成為該院第一名中國女畫家。憑藉天分和努力,她的畫開始受到外國人重視,後來更屢獲殊榮,備受肯定。
走向國際華人
至於丁衍庸,其作品兼擅油畫及水墨,具有強烈個人風格,被譽為「東方馬諦斯」及「現代八大山人」。丁衍庸晚年畫風精煉,常以一筆作一畫,其中錢穆也喜歡的《一筆貓》便把中國筆墨發揮至極致。
而趙無極的作品近數十年來被歐、美、亞的國際級美術館廣泛收藏,大型回顧展亦多不勝數,乃極少數真正全面走向國際的華人現代藝術家之一,他的最大油畫《1985年6月至10月》於2018年拍賣會上以5.1億港元成交,刷新3項拍賣紀錄。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隱藏在面罩下的武漢肺炎 |
上一篇: | 孔子「化三千」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