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
大除夕當日,太太帶家中小朋友到戲院看迪士尼電影《魔雪奇緣2》(Frozen 2),看完後在附近CD店買了電影原聲大碟,讓小朋友自己在家中播放。在這數碼年代,花一百幾十購買CD好像很不可思議,但太太覺得小朋友自己放碟、按Play、按Stop、把物件擺回原位有助學習,唯有由她做主。
《魔雪奇緣2》去年在英國首映時,被英國國家電視台網站批評得體無完膚,但看着第一集長大的小朋友哪會懂得看影評?只要看到Elsa、 Anna、Olaf、Kristoff等面善角色在排山倒海的廣告出現,小朋友便立即嚷着要看「Elsa Two」(小朋友其實不會記得電影名稱,但角色名稱倒是背得滾瓜爛熟);看完英文版,再看廣東話配音版,然後在家中天天播CD隨歌起舞,就是一個快樂假期。
魚目混珠
《魔雪奇緣2》既然是環球大作,廣告費自然也是以億元單位計算;但意想不到,在「永遠有改善地方」的現代管理思想下,日本迪士尼卻有人畫蛇添足,找廣告公司安排社交網站鱔稿當影評,結果要公開道歉告終。
涉及鱔稿醜聞的,是7名日本插畫家及漫畫家。在12月7日(電影在日本上映後約兩周),7人分別在社交網站Twitter(日本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不是Facebook,而是Twitter)上載自己畫的《魔雪奇緣2》漫畫,並同時以短文讚賞電影內容及加上「#魔雪奇緣2」(#,現代社交網站加強搜尋識別及宣傳效果的符號)等字眼,立即引來日本網民猜測是鱔稿之類的廣告。本來,類似廣告在日本只要加上「#PR」等記號,就不會鬧出什麼風波;但迪士尼及廣告公司卻有人自作主張,指使漫畫家們別加上如斯識別,以求魚目混珠(日語稱為「ステマ」su-te-ma,來自日本自製英語詞彙 「Stealth Marketing」),結果卻引來民眾恥笑。當初,日本迪士尼矢口否認有作出什麼指示,並把責任推卸於漫畫家的「個人判斷」上;但在漫畫家反駁及網民轟炸下,最後終於乖乖道歉。
《魔雪奇緣》是近年迪士尼罕見的搖錢樹,有關單位只要做好書本裏教的宣傳工作(如授權周邊產品、在線及傳統廣告等;讀者們可以看看自己家中,有沒有印有《魔雪奇緣2》圖畫的包裝紙巾或玩具?11月時看Youtube短片,在廣告位有沒有看到電影預告片?),票房就一定沒有失利的理由;唯一怕的,是故事令粉絲失望,怕他們不買飛看多次而已。類似Twitter類的社交網站貼文,在以億元預算的廣告活動中,相信只是佔極少數百分比;既然如此,有關「聰明人」又為何偏偏想在這些小地方上立功, 結果碰得一鼻子灰?能明白Less Is More的道理的人,實在太少!
(編者按:香睿剛著作《笑看東瀛》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我在醫院上課的日子 |
上一篇: | Manolo Blahnik 改變女人的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