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29日

占飛 忽然文化

流沙河 從新詩到古文

內地著名詩人流沙河剛於11月中度過88歲生日,然而到了11月下旬卻在成都因喉癌病逝。他曾寫下「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的詩句,多首作品收錄在語文教材中;他時常警惕及反思名聲,晚年把精力由寫詩轉往古文研究。

流沙河對於名聲有其堅持與看法, 他不願參加官方活動,成都媒體評選「天府文化名人」,他既不願意領獎,也拒絕該稱號。他堅持每月在成都圖書館舉行講座,講唐詩宋詞,市民、公眾、公益請他,他俱不拒絕,從2008年起,他在成都圖書館每月一次講座,堅持10年,從《莊子》與《詩經》講到唐詩宋詞,前兩年他與網站合作講《詩經》的視頻節目,每次講一個半小時,他每次都付出極大心血準備;他身體一直不好,飲食要很小心,眼睛怕光因而常戴墨鏡,為人沉默。

成都過勞改歲月

他4歲時到郊縣金堂居住,成年後一直居住成都,年輕時吃過很多苦,在成都北郊度過漫長的勞改歲月;晚年他笑說遭遇,通過反省以反思社會。在他身上充分體現了成都人的特質──樂觀與幽默;他為成都故事講述者,尤其1949年前的成都,由他講述而得以「復活」;一場300人的講座,成都人笑得前仰後翻,從北京來的聽眾卻一臉茫然。他以方言講《詩經》、《莊子》、唐詩宋詞,也講自己曾為美軍修機場,在北郊勞改的往事。

流沙河自覺與主流保持距離,卻又與整個城市骨肉相連,幾十年來,城市更換主政者,只有一個像他那樣的文化人守護城市,他對城市影響比任何人都要大。走在街上,他可能會像娛樂明星被市民認出。以「獨立寫作」著稱的成都作家周成林對主流文化圈不屑一顧,卻仍記得很多年前在街上認出流沙河的激動場面,對流沙河執弟子之禮;有鮮明性格及巨大影響力的樊建川,也視流沙河為老師。

他深愛城市,但又不乏批判。他看到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但對美好事物被破壞痛心不已;有一段時間他與一群老朋友常聚集在大慈寺喝茶,經常有熱心讀者會遠遠駐足,並不打擾。

流沙河原名余勛坦,生於1931年11月11日,成都金堂縣人,是詩人、作家、書法家;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台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台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嚙痕錄》、《莊子現代版》、《流沙河隨筆》、《Y先生語錄》、《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多首詩作被中學語文課本收錄。他在1949年秋入讀四川大學農化系,1950年到《川西農民報》任副刊編輯,1952年調往四川省文聯,先任創作員,後任四川《群眾編輯》、《星星》詩刊編輯。鋸木6年,釘箱6年,監管勞役前後共20年;1979年調回四川省文聯,任《星星》詩刊編輯,1985年起,他專職寫作;1996年從四川省作協退休之後,流沙河過着深居簡出的生活,每日讀書、寫字與賣字,以及後來舉行定期講座。

他的詩作《就是那一隻蟋蟀》、《理想》被中學語文課本收錄。迄今為止出版過小說、詩歌、詩論、散文、翻譯小說等22種。

願做職業讀書人

平時他很喜歡讀書,凡有興趣的書都讀,曾開玩笑說願做職業讀書人,「我對閱讀有高得很的興趣,每天非要閱讀不可,讀起書來覺得快活,時間過得快,一個上午一晃就沒有了」;他平時不擅交際,來往的為交往多年的老朋友,其他活動一概推卻。

流沙河在家中專注訓詁,因而寫出《白魚解字》、《正體字回家》、《文字偵探》等著作,此為他研究漢字的心血;有人說,研究文字訓詁音韻的學問枯燥,但他認為「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有趣得很」。

流沙河於今年9月20日與馬識途、王火、王爾碑、木斧、方赫、白航、劉令蒙、李致等9名從事文學創作70年的四川作家,榮獲中國作協頒發「從事文學創作70年榮譽證書」。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