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9日
1998年,當第一次看見《你快樂嗎?》(Happiness)的電影海報,立即鍾意到不得了。海報上,用漫畫手法畫滿了戲中角色,畫得固然似,而且不止於似──繪畫者不旨在單純畫出角色外貌,還要描繪潛藏在他們外貌下、平日不願揭露給世人知道的不安情緒。後來才知道,負責繪畫的是Daniel Clowes,身份是漫畫家,但畫的不是主流超級英雄漫畫。
受漫畫啟蒙
2012年,加州奧克蘭博物館為Clowes舉辦了回顧展,展出他100幅畫作,當中包括漫畫作品的鉛筆草稿、完成稿,以及替The New Yorker畫的封面等,翌年,展覽更移師芝加哥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Clowes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畫作會被當成藝術品展出──事實上,他本人也沒有強行把自己的漫畫作品詮釋成藝術。在一次接受訪問時,他對後輩這樣說:不要為了有朝一日能夠被賞識在博物館搞展覽才去畫漫畫。
生於1961年的Clowes,成長在一個沒有電視睇的家庭,平日娛樂,就是看哥哥買回來的漫畫,而當中主要是超級英雄漫畫。Clowes很記得,當時觀察了好一段時間,才發現超人心口的圖案原來是一個「S」字,還天真地以為世上只有自己一個發現到,並立即講給媽咪知道。這些超級英雄漫畫啟發了Clowes對漫畫的興趣,但真正啟蒙他思維的漫畫家是Robert Crumb──他的作品沒有超級英雄,只有一個個外貌有點醜陋的美國人,對美國文化作出嘲諷。Clowes從此明白到:漫畫,不只是儆惡懲奸或扮演世界警察,還可以檢視、批判自己身處的地方。
對時代回應
1989年,他開始出版Eightball。Eightball不是某一個漫畫作品的名字,而是一本專用來刊載Clowes漫畫作品的期刊,當中刊載過的重要作品包括Like a Velvet Glove Cast in Iron、 Pussey !及Ghost World。
Ghost World以兩個後生女Enid和Rebecca作為主角,她們成長於一個沒有名字的美國小鎮(Clowes總把故事場景設定在沒有名字的美國小鎮,刻意抹走地域感),由細玩到大,連個性都一樣,看不起同年紀的人,看不起潮流文化;中學畢業後,一齊決定不升讀大學,本來相安無事,但二人之間漸見嫌隙:為了生活,Rebecca決定找一份平凡工作,留守小鎮,Enid卻不安於一生人就這麼度過,很想離開這個細小地方……
表面看,Ghost World似乎只是另一個發生於美國的後青春期物語,但Clowes將故事時間設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故事刊載時間由1993至1997年),他借用Enid和Rebecca,回應着「Generation X」這時代問題。畫面表現上,Clowes畫的明明是九十年代初,卻又時刻滲透着五十年代美國的感覺,所以有人說他像大衞連治,大衞連治的電影總有種五十年代古舊美。
改變與不變
Ghost World後來被Terry Zwigoff改編成電影,在2001年上映,大獲好評(香港譯名是《黐孖妹》,一個極差的名字);身為原作者的Clowes,不只是賣出版權,他還擔任編劇,跟導演一起寫劇本,翌年更獲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而Clowes亦因此正式開展編劇工作,例如為Zwigoff寫了Art School Confidential,其後又跟《無痛失戀》導演Michel Gondry合作,計劃改編Rudy Rucker小說Master of Space and Time,但開拍不成。
Clowes從來沒有忘記他的本業。Eightball 2004年完結後,Clowes交出了新作Mister Wonderful,角色不再是年輕人,而是中年人,一個生活平凡外表更平凡、由外到內都稱不上wonderful的中年人,怎樣尋覓愛情。畫面不再是黑白單色風格,而是加入了美國主流漫畫的分色,不變的卻是那種五十年代古舊美。不論是黑白還是彩色,不論主角是青年或中年(2016年新作Patience主角甚至是老年人), Clowes都在動用他筆下那種透視不安的臉,描繪美國人的存在境況。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