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葵盛禮賢會幼稚園於1998年開辦,為禮賢會香港區會屬下一所幼稚園,教學團隊本着基督的精神,在葵青區提供學前教育服務。鄭書圻校長來到學校十個年頭,帶領老師發展學校,一起用心教養孩童,激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均衡發展。
「我們相信學生是獨立個體,尊重他們的差異;我們盼望學生能建立自信、自主、自學的情操。」鄭校長重視學生的成長,特別以主題教學推行課程,同時以區角學習為特色,整個校園在每日特定活動時段,劃分為數個不同主題區角,讓學生獲得多元豐富的知識。
葵盛禮賢會幼稚園採用本地課程教學。該校的課程規劃安排是根據兒童發展的理論和成長的特點,再按他們的興趣及生活經驗,精心地編排具德、智、體、群、美、靈的課程,並且讓他們以跨學科的模式學習。
學校特別以主題教學推行課程,利用課室的環境布置、具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以及有意義的戶外參觀,使學生喜愛學習。除此之外,逢周五舉行「兒童崇拜」,透過故事、歌曲、模擬活動,再本着基督愛心推行生命教育;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把學習的成果展現出來,而且更能讓他們發揮獨特的潛能。
特設五大區角
同時學校以區角學習為主要特色,整個校園在每日特定的區角活動時段,便劃分為數個不同學習主題區域,五個區角包括有建構區、美藝區、模擬區、探索區和互動區,同學當天早上便可以自行選擇,決定自己要去哪一個區角。
訪問當天,鄭校長特意趁着自由遊戲環節,走遍每一個區角介紹,「例如我們的美藝室,分門別類放置了不同的顏料、用具,讓小朋友可以隨心所欲地繪畫。」偌大的課室不僅有一整面牆壁的水彩顏料,更饒有心思地將課室兩面牆裝修成可塗畫的安全玻璃鏡牆,讓同學可以盡情地在上面繪畫。鄭校長強調,因為本着自由遊戲的理念,所以老師在這個環節是輔助、引導的角色,更多是鼓勵的角色,這樣可讓學生更自由地發揮創意。
每個區角都各有相應的教材,如模擬區會有各種特別服飾或場景布置,原來不少更是家長們的心血作品。鄭校長欣慰地笑道:「我們的家長很熱心!很多教具、道具都是老師和家長一起製作的呢!有時候小朋友會互相說:『呢件是我媽媽整的!』非常有自豪感呢﹗」
重視英普學習
葵盛禮賢會幼稚園採用綜合教學方法,以幼兒生活為主體,並且融入不同學習範疇;同時設有主題性的集體學習,亦有自由的分組活動;以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使幼兒循着個人特質,健康地循序漸進發展。
語文活動方面,每星期均設英語及普通話課,由外籍英語教師及專業普通話教師任教,讓學生在自然的語境下學習。親身探索對於幼兒階段的發展尤為重要,老師們會運用豐富而多元化的教材和教具,配合各類實物,讓同學透過親身探索,從實際行動中學懂知識、獲得技能及培養態度。
適量的寫前練習同樣重要,透過有系統、多元化及有趣的寫前活動,老師會訓練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對空間方向的敏感度及運用書寫工具能力,為日後書寫建立鞏固的基礎。
六範疇作評估
幼兒階段的學習以刺激興趣為主,老師會因應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意願而調節教學內容,故此當中的學習評估便不可或缺。在學生的學習經驗評估上,校方以持續評估的方式進行,透過觀察、記錄、習作,評估他們的學習成效。
如老師會根據六大學習範疇,作為持續性學習評估,並且於每個主題完結時派發學習評估報告。校方製作的學習範疇觀察評估,於各級每個學期選擇兩個學習範疇作重點觀察,讓家長更了解子女的發展進程。
除了主題學習評估、學習範疇觀察評估外,每個學期也有一份六大範疇的總結性評估及「老師的話」,連同學生的部分美勞作品,一同收錄於「兒童學習歷程檔案」之內,以供家長了解子女的整體學習情況,以掌握他們的強項、弱項,繼而制定學習方案。
葵盛禮賢會幼稚園為學生及家長度身設計適應課程,如安排幼兒班在開學前舉行新生家長會,除由鄭校長親自講解新生適應安排外,更會邀請舊生家長分享子女初上學應注意事項,如校園餐具的規格、如何為孩子準備上學用品等,令家長能更具體地了解如何為子女上學作好準備。「除舉行新生家長會外,適應周期間家長更可陪同小朋友一起上學,培養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愉快地適應上學。」鄭校長補充說。
及至升讀小學一年級前,為讓家長認識及了解區內小學,以便為子女選校作好準備,該校積極與區內小學保持密切聯絡,同時鼓勵學生與家長到不同小學參與體驗活動,以便及早掌握升學資訊。
葵盛禮賢會幼稚園
學校類型:非牟利、宗教背景:基督教
創立年份:1998、校長:鄭書圻女士
班制:半日班、全日班
撰文 : 王嵐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