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1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中史與編劇

一連寫了多篇關於歷史(尤其中史),算專欄作家和讀者最共通話題吧,鑑古知今嘛。想深一層,真的嗎?

遠至周星馳《逃學威龍》,近至王祖藍《老表畢業喇》,每逢影視裏出現校園上堂情節,例必中史,但翻查2019年DSE資料,總考生56305,報考中史人數6439,遠低於其他文科科目如近九千的地理和過萬三的經濟,遑論物、化、生。中史,還是共通話題嗎?至少下一代不會。

先別提出路窄——海外升學的話,中史成績近乎無用武之地,倒不如修讀國際通行的科目吧。即使留在香港,初中中史課一時嚷着取消,一時吹捧為重中之重,家長和學生費事跟政府癲,高中有得揀便不選為妙,連鎖關係,大學歷史系亦淪為冷門。

「史識」普及化

那麼,為何影視偏愛出現中史課呢?一來對白容易表達(講物理公式玩死演員),二來涉及編劇們情意結。對,我曾憤世嫉俗問中史除教書還可怎學以致用,娛樂圈朋友答曰,做編劇啦!《楚河漢界》、《大運河》、《決戰玄武門》……陪伴吾輩長大的劇集夠貫通五千年悠悠長河,勝在內容取之不竭,電視台自然需求這方面人才,雖薪酬微薄,但懂中史竟也計一種專業,寧不使眾書生感激涕零?同時使全民「史識」普及化,功德無量。

現在呢?編劇望北上發展,內地亦一度熱中歷史劇,但受制於國家政策,限古令之下,嚴禁穿鑿附會。眾所周知,《三國演義》尚且七實三虛,豈非《三國演義》都不能拍?何況類似上文的大台劇?虬髯客梁朝偉與唐太宗劉青雲為爭女朋友大打出手(《大運河》劇情)固然創作,沒一點創作何來趣味?觀眾真會被誤導嗎?卻總之怕動輒得咎,加上近代處處敏感地帶,天威莫測,製作單位大減歷史題材。

回頭看香港,根本古裝劇愈來愈少,基於一個荒謬理由:難以植入廣告!古人怎拿着盒紙巾或營養素搶鏡頭啊?你信不信?我信,因為其他時裝劇、處境喜劇果然經常如此。古裝,無論演出或欣賞,需要培養語感和約定俗成的,新人自幼睇得少,做手怎扮得有模有樣?滿口「相公娘子」佶屈聱牙,年輕觀眾亦聽不慣,又難搵贊助,索性廢武功好了。

生命鏈斷裂

古裝劇漸漸沒需求、沒供應,受影視影響產生興趣繼而修讀、日後投身教育與編劇者更少,於是劇本欠扎實,互為因果,長久以來的生命鏈遂斷裂。中史,連僅餘市場價值也喪失。我不說「無根的悲哀」那麼感性,純粹替學界行情憂慮。

不教書,不編劇,或者就只能寫寫專欄。

撰文 : 余家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