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
藝術與自然總是不可分割,不少藝術家從大自然提取靈感,世界各地也有很多藝術家進駐在村莊居住和工作。是次介紹的一個活動,則整個藝術節都在一個簡樸的村莊舉行——繼去年類似的活動成功舉辦,誇啦啦藝術集匯於今年11月再次去到這個與機場相距不遠的沙螺灣村,舉辦一場以水為題的視覺及表演藝術節——「誇啦啦『浮游之樂』藝動沙螺灣」。所有活動費用全免。
在裝置藝術方面,其中一個近6米的展品,名為《龍王》,作品介紹「龍與水、大海、湖畔和雨的連繫。龍亦是好運、力量和權力的象徵。在沙螺灣村,龍王拔地而起,騰雲駕霧。」藝術家是來自英國的Pete Hill及Sue Hill。另一個裝置藝術是《水濂洞》,這個裝置將引領遊人放慢步伐,感受人與水的關係和背後的力量,並希望大家反思水如何一直為人類默默奉獻。藝術家是陳建國及譚偉霖,兩人除了有藝術家身份,還有建築師的身份,其中譚偉霖曾經參與政府總部、西九文化區的設計。
若對沙螺灣村感到陌生,不妨參加導賞團,村長李秀梅和她的團隊會帶領遊人在村內遊覽,路上她會講解她在沙螺灣村的所見所聞。據講沙螺灣昔日以水清沙幼的風光和海螺而命名。從前是農村和漁村,沙螺灣村的入口仍保留了迷人的石砌圍牆和大門。兩棵古老的大樟樹依然屹立於後山上。「神仙跡」和彌沙石澗仍然可見。古廟內供奉着洪聖爺和天后娘娘,到今天仍然受人敬仰,且默默地守護着沙螺灣和這座始建於清朝的村落。
粉紅海豚
若有家長讀者想帶子女來參加藝術節,可早點為孩子報名不同的工作坊,其中一個名為「說故事及手工藝工作坊:粉紅海豚」。大家可隨「粉紅海豚」探索香港的海洋世界,孩子和家人可一同為阻止水海水污染和恢復海洋生態的美好而出力。小孩子更可以學習製作故事中的海豚帽子。活動主持是來自英國但現正在香港大學擔任景觀設計系高級講師的Gavin Coates,他本身多才多藝,在港除了作為觀景設計師,他亦是一名插畫家、漫畫家和童書作家。節目以英語進行,但附粵語解說。
「小船工房」,可讓大人和小朋友發揮創意,手造小船!參與者在大自然的環境製造出獨一無二的小船,並以木造螺旋槳及橡皮圈作為動能,即時見證小船啟航。
上善若水
音樂表演方面有「若水」,此題由「上善若水」而來。《若水》一曲滙集着水敲擊樂、管弦樂及瑜伽的元素。樂章分成五小段,釋出水流的概念。同場亦有紀錄短片放映,《塑膠海洋》由A Plastic Ocean Foundation攝製,揭露全球塑膠污染對海洋的破壞及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現今為止已於全球超過60個國家上映。紀錄片長約20分鐘,以英語進行,附中文字幕。
藝術節尚有多個講座及其他節目,日期則在11月2、3、9及10日內進行。有興趣可由9月15日開始,於Art-mate免費報名:https://www.art-mate.net/。節目詳情可登入:https://www.aftec.hk/zh/flow-shalowan/。活動地點在大嶼山西北沙螺灣村(從東涌新發展碼頭乘船可於10分鐘左右到達)。
撰文:卡夫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災難防護應變 家庭醫生堅守崗位 |
上一篇: | 平凡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