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7日

余家強 後不變期

耍花槍

先此聲明,我沒習過武,只是識得朋友多,加上對歷史和常識的領會,心裏有些想法不吐不快──誰對中國武術沒一些想法?門外漢觀動作片,都識評張晉打得好睇、某某打得不好睇;換轉西洋拳、柔道等,很少有人講好不好睇的,贏就是贏。拜武俠小說所賜,我們甚至相信老翁(周伯通)、殘障(楊過)和弱女子(小龍女)技壓群雄是尋常事。根本怎可能?拳怕少壯。文弱書生出洋留學,怕被欺負,會自認食過夜粥,反正無法辨別。

人人扮專家,愈吹愈神,難怪老外看Chinese Kung-Fu也因此帶點玩票,發生在《唐山大兄》或《猛龍過江》,當然下個鏡頭便被李三腳大顯國威狠狠修理,但現實裏幾曾做到?

打破迷思

你說武術納入奧運,與劍擊、摔跤等並列。真的嗎?大部分比賽乃「套路」,就是類似體操和器械操。技擊性質的叫「散手」,漫畫家牛佬(曾以原名文啟明在《信報》寫專欄)向我感慨過:「素來話『拳由腰發』,一上到擂台,卻個個舉拳在臉前準備,已經似西洋拳。」一句到尾,武術只屬北京奧運推廣項目,翌屆倫敦奧運又剔除了。

那麼,我否定中國功夫嗎?肯定不是,但先要打破迷思,表演歸表演,實戰歸實戰。我訪問過葉問長子葉準,他說父親最大成就是把詠春合理化。與大家想像一代宗師高深莫測恰恰相反。「爸爸會直接講180度轉身,摒棄用什麼『陰陽逆轉』的隱喻。」

詠春名言:「棍無兩響,刀無雙發。」套用於任何門派也合適,反映兩項事實:一、詠春壓箱本領在六點半棍法和八斬刀法,兵刃永遠優勝拳腳,能「擸架餐」便「擸架餐」;二、打起真軍來,決勝(以至殺敵)往往一瞬之間,沒有多餘花巧動作,所以對拆的棍不會頻頻碰響,刀也不會發超過兩次。這才貼近真正搏命。受影視影響,武林高手激戰三日三夜,未免太誇張太兒戲了吧?更不用說戲曲舞台上耍花槍;同樣源遠流長,歐洲和日本很少把西洋劍和東洋刀如此「藝術化」的。

明朝末年吳殳(1610-1694)所著《手臂錄》(他認為兵器等於手臂延伸),公認為較可靠的武術文獻,其中收錄教他劍法的老人之〈漁陽劍訣〉,反璞歸真,老人最後在〈後劍訣〉總結:

劍術真傳不易傳

直行直用是幽元

若唯砍斫如刀法

笑殺漁陽老劍仙

大相逕庭

幽元者,奧義也。直行直用,連砍斫亦避免, 與我們心目中舞劍的曼妙多姿大相逕庭。想深一層,向前直刺,的確最快最有效率,劍擊運動的主要動作豈不正正這樣?萬法歸宗,沒所謂誰抄誰,人同此心,中國武術與世界接軌,也該脫掉神秘面紗了。

撰文 : 余家強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