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5日
上篇說過,大部分門派視武器(尤其利器)作壓箱本領,之所以武俠小說愛描寫絕世高手擅長掌法和內功,一來耍帥,二來方便,三來反映出攜帶攻擊性物品的禁忌。大俠們三不五時被官差截查,可不瀟灑了。
任何時代,身懷兵刃都會惹麻煩,遂扮工具作掩飾。古典小說寫得很有深意亦很貼地。《西遊記》唐三藏3個徒弟,你以為神仙便不受世俗牽絆?孫悟空用金箍棒,無鋒銳,我佛慈悲不殺生;豬八戒用九齒釘耙,農具,兼代表他曾經在高老莊入贅耕田;沙僧用方便鏟,直頭佛門法器,相傳菩薩比丘持之,以示隨和自在。難怪他們萬水千山跨國旅行,倒換關文,每次能順利出入境。
就地取材
出家人不便明刀明槍,《水滸傳》的武松雖然假扮頭陀逃避追捕,倒也依足規矩。他結義兄弟張青為他弄來「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何物戒刀?原來苦行守戒專用,用來斬柴、削竹、剃頭髮、修甲,乃生活必需品。卻正如剃刀可以極鋒利,戒刀被別有用心的和尚鑄造得無堅不摧。鑌鐵,根據考證,即大馬士革鋼,後來拿破崙騎兵團軍刀都靠它縱橫歐陸,宋朝海外貿易發達,傳入中原不出奇,難怪武行者殺人如砍瓜切菜。但獨立來看,它的確是佛門器物,不算犯禁,逍遙法外,行走江湖,果然要有智慧。
即使我們心目中最無法無天的日本古代忍者,電影裏飛出鎖鐮隔空取敵首級,夠大殺傷力吧。諗深一層,鎖鐮是什麼?鐮刀加上鎖鏈來拋擲。鐮刀,最常見收割用的農具。事實上,忍者平時靠務農維生,兼作掩飾,收到主公命令才去執行偵察、行刺等秘密任務,所以武器就地取材,狡兔三窟。
生活,從來逼人。
於是你懂啦,劉家良、成龍的功夫片,往往用上板凳、擔挑甚至邊搭棚邊打架,除了為求諧趣,折射現實,生逢亂世,衝突無時無刻發生,「帶定架餐」卻會惹官非,唯有練成隨手可善用雜物防身。獨孤求敗所謂:「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為劍。」者也。
推而廣之,周星馳電影奉摺凳為兵器之王,便其來有自,進可以擊賊,退可以坐坐休息鬥耐性,面對警察還可以推得一乾二淨,放在今天,笑中有淚。
唔好打頭
那麼,磚頭究竟算否大殺傷力?答案同樣見《水滸傳》:
鄭魔君歇住鐵槍,舒手去身邊蒒袋內,摸出一塊鍍金銅磚,扭回身,看着一丈青面門上只一磚,打落馬下而死。可憐能戰佳人,到此一場春夢。(第117回)
施耐庵狠心,竟然把如花似玉的一丈青扈三娘破相殞命。或者,提醒我們暴力的可怕。
正是:打還打,唔好打頭。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余家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