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
司馬遷引述《韓非子》:「『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但他既以此為《史記.游俠列傳》起筆,顯然同情後者——當腐儒玩弄文字變亂法度時,俠客們唯有以武對抗。
先戴頭盔,我沒習過武,只按我所認識的功夫教頭和武俠故事來談談。大家唔好笑,我是認真的。Chinese Kung-Fu一方面進軍荷里活,一方面自己也信不過,永遠帶點誇張色彩,離不開小說家言和影視娛樂。
回歸現實,武打畢竟就是「開片」,「開片」第一件事當然「擸架餐」啦,古惑仔都懂的道理。但很奇怪,高手通常擅長掌法、內力,打起架來空手入白刃,奪了兵器也不屑用。
武術由禁武開始
為何會這樣?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創自達摩祖師,南北朝達摩祖師的《易筋經》當真武學秘笈嗎?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不是。文獻記載,少林寺躍登泰山北斗,實遲至北宋福居和尚,他邀請全國名家雲集少室山,切磋技藝,互相發明。出身少林的影星釋行宇曾告訴我:「天下功夫出少林,但少林功夫也出天下啊!」更重要是,宋朝開啟中國長期文治風氣,與漢唐豪邁漸行漸遠,怎麼武林盛事發生在宋朝?
金庸最熱鬧的「江湖大紀元」,亦始於北宋(《天龍八部》),然後依序《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背景南宋,《倚天屠龍記》背景元朝,中原先後淪陷於女真和蒙古,限制漢人學武,也限制利器,相傳十戶共用一把菜刀,切瓜切肉排隊輪流,名副其實英雄無用武之地,偏偏大俠如郭靖、張無忌輩出。
為何會這樣?
徒手豈能勝刀槍
一句到尾,武術由禁武開始。
正因為統治者猜忌民間力量,練家子為表手無寸鐵,敢於公開傳授、表演的往往拳腳或鈍器。反映在歷史,少林寺強調棍法;反映在小說,黃藥師的玉簫、洪七公的打狗棒,都扮成隨身物品作掩飾,而更多則訴諸掌法內力,免招官府惹眼。講到尾,打拳頭交較易脫罪。
明清長期太平,搏擊之術受八股、重文輕武所累所輕視,要搞得神秘兮兮。著名的黃宗羲《王征南墓誌銘》,書生論武,破題即寫:「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然後大捧張三丰,點啞穴、令對手數日撒不出尿等奇功目不暇給。另外,有些文人結合陰陽五行來詮釋,愈說愈玄,為中華武學遭異化(Alienation)之濫觴。
實戰豈可能徒手勝刀槍?食過夜粥者即知,你以為詠春就耍耍小念頭?堅料在八斬刀呀!黃秋生給我看過。
大部分門派有兵器,只是等閒不傳授,所以「食夜粥」也,夜闌人靜才教。
因為,即使現代,政府依然盯得很緊,甚至尤有過之。不信?水壺、拐杖都算攻擊性大殺傷力,夫復何言?小市民,乞靈於「鐵布衫」防身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任伯年畫展 古今雅俗 |
上一篇: | 從鄭慕康到張培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