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
上篇寫魯迅、周作人兄弟、錢玄同、郭沫若等白話文運動旗手在日本讀書,從彼邦引入大量漢字「借詞」,遂開啟五四以來百年文風,影響語言習慣極大。
政治方面更誇張,梁啟超、章太炎、孫中山、廖仲愷、蔣百里、蔡鍔、黃郛、張群、汪精衛、蔣介石、周恩來、何應欽……一籃子大人物通通曾遊學日本,那輩那級數與此毫無淵源的,大概只得毛澤東。
為什麼會這樣?當時中國亟待改革,莘莘學子以負笈海外為榮,但遠赴歐美太昂貴,扶桑則一衣帶水,尤其可想像魯迅、蔣介石等浙江人地緣之近。反正志在西方知識,而日本明治維新盛世又從西方吸取,盤川和使費便宜些學日本差不多吧。轉手貨畢竟隔了一層,故有「西洋鍍金 東洋鍍銀」之說。
哈日族開闢新天地
總之,這群哈日族開闢出新天新地。因為日後8年抗戰,大家總以為偉人們與日本一貫不共戴天之仇,但起初真不是。魯迅最好的朋友要數藤野醫生;孫中山原名孫文,連先生寶號也從日本化名變成,姓中山名樵(なかゃまこり)啊!育有日本私生女宮川美富子亦是事實。無論你接不接受。
上溯鼻祖,還有明末鄭成功。身為中日混血兒,比起父親鄭芝龍降清,他情感上更傾向遭清軍姦殺的生母田川氏。鄭成功曾嘗試聯絡德川幕府一同出兵反清復明,後世史家對此諱莫如深,因為頗具「勾結外部勢力顛覆中國」之嫌,殊不知在鄭成功看來,日本算外族,滿清也算外族。日本至少仰慕華夏文化,曾為宋朝之亡舉國縞素致哀;滿清呢,就是野蠻,就是「揚州十日」等屠城血案的元兇!
師夷之長,毋須介意。典型例子首推蔣百里。近代軍事家蔣百里(1882-1938)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以步兵科第一名力壓地頭龍學生,獲天皇賜寶刀歸國,未幾中日關係緊張,蔣百里於全面衝突前夕著述《國防論》,提出唯有以長期抗戰拖垮日本的大方針,等於名句「以空間換時間」的先聲,名副其實師夷長技以制夷。欺師滅祖?通過從日本所學反制日本,惜以短壽,無緣親睹自己理論的勝利。
夷在哪裏呢?以上留日精英,不計漢奸汪精衛,大是大非與日本勢不兩立,私生活卻崇尚仇敵習俗,諸如愛坐榻榻米、愛定食不愛圍食,被無知的國粹派所不以為然;想深一層,跪坐草蓆、定食才合漢唐古禮,坐凳、吃圍爐(不用公筷)反而是歷代受北方蠻族胡化的結果。根本,他們師了東夷,夷風又師自中土。
千百年來明爭暗鬥
港人羨慕改元令和很有趣,年號玩意卻由誰發明?
大化革新(645-654),中國帶動古代日本文明;留學潮(清末民初),日本帶動近代中國文明。誰師?誰徒?千百年來明爭暗鬥,唯嘆師徒莫問。
如今日本經濟疲弱,遜於西方,退回「東洋鍍銀」二線格局,或者,正是時機以平常心審視愛恨之間。
撰文 : 余家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藝術養生 快樂到百二歲 |
上一篇: | 最羨慕的國家 |